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6|回复: 0

宋志平:应该树立中国企业为全球服务价值观

发表于 2014-12-10 21:29: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U10153P31T1D21042487F46DT20141210145126.jpg 由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与国际能源署共同主办的“2014第二届中国未来能源论坛”于11月14日在北京召开。主题为:能源产业的“再升级”。上图为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在《高端对话之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新浪财经讯 由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与国际能源署共同主办的“2014第二届中国未来能源论坛”于11月14日在北京召开。主题为:能源产业的“再升级”。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在《高端对话之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发言时表示,全球化不只是我们让全球为我们中国服务,应该树立中国企业为全球服务的价值观。

  宋志平指出,民营企业的效率高于国有企业,这是实践中大家有很多怨言和埋怨的地方。中国不可能没有国有企业,关键是存在的形式是什么,现在充分竞争的领域就是混合所有制,用市场的机制,既有民营也有国有,大家混在一起干。

  以下是文字实录:

  宋志平:

  关于全球化的话题,我想讲三段话。

  第一段话,现在对中国来讲是全球化的新时代。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过去经历了最早的开放,把资金、技术、设备、企业引进来,后来“走出去”,把我们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去。现在进入第三个阶段,我们到了一个在全球整合资源的时代。这有很大的不同。国家提出来一路一带,其实是在区域内整合资源。像中国建材这几年在德国收购了德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叶片和最大的薄膜发电电池厂,这不是把东西买进来,也不是把东西卖出去,而是在这个地方整合资源。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面,我们有一些东西要重新思考。这是我第一个观点。

  第二段话,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里面,我们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今天再来做全球化业务的时候,我们要把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制造服务业、系统集成、外贸等等商业模式、商业理念融合在我们全球化过程当中。

  第三段话,我们必须更新全球化的理念和文化。过去我们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现在我们在做全球化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合作互赢和为全球服务的责任感。我们在土耳其做水泥厂,一是为当地做贡献,二是要和当地企业合作,当地企业能做的,我们尽量外包给他们,三是和当地居民友好相处,做一个负责任的国际化企业。只有这样,你才能做的长久。

  全球化不只是我们让全球为我们中国服务,应该树立中国企业为全球服务的价值观,站的高,为全局看长远,我们全球化才能健康的发展下去。

  谢谢大家。

  宋志平:

  我刚才说我们也请进来了,我们也走出去了,现在我们全球化战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文化问题,我们现在必须有全球融合的文化,这个很重要。刚才讲到人才,我们要能够吸引人才。我最近刚刚跟总理去了德国,我收购了两个企业,其实还收购了一个企业,慕尼黑有一个有100多人德国专家的研究院,我收购了。总理让我提点意见,我也给默克尔提了意见,德国给这个研究院的费用是政府通过银行补贴,我收购以后,成中资的了,德国政府也得给我这些补贴。默克尔下午大会说中国企业到德国投资,一视同仁。既然我们搞全球化,就应该用这样一种思维方式,这样一种文化来做事情。

  我在巴布亚有一个公司,搞中国建材家居,每年效益还不错,每年在当地做很多好事,巴布亚总统来了都到我们公司看看,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有很多小伙子在那儿工作,也雇佣了当地很多黑人。我跟那些小伙子们说,你们谁要娶一个黑人姑娘,你回北京的时候,我到机场去接你们。我们搞全球化不是只挣全球人的钱,我们要融入全球,要认同别人,别人才能认同我们。我刚才认同她讲的文化,但是,我觉得现在又可以进来,又可以出去,这是一个融合的事情。

  宋志平:

  中国建材是有一个混改的经历,它是央企,是资本企业又是社会企业,我们在充分竞争领域里面经营的不错,这个来源于混合所有制市场机制的力量。国资委[微博]今年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中国建材是试点之一,还有一家企业就是国药,国药也是我兼董事长的企业,今天4月份刚刚卸任。


  混改为什么看的这么高呢?这和我们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有关系。过去我们计划经济下都是国企,后来我们发展了大量的民营企业,对于中国经济来讲,到底我们未来从宏观来讲是什么样的模式,从微观来讲是什么模式。从宏观来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微观来讲就是大量混合所有制企业。这里面既有国有成份,也有民营成份,格力是这样的,中国南车(5.80, 0.00, 0.00%)也是这样的,在座很多企业都是这样的。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我们以前学习马克思理论,民营企业的效率高于国有企业,这也是实践中大家有很多怨言和埋怨的地方。中国不可能没有国有企业,关键是存在的形式是什么,现在充分竞争的领域就是混合所有制,用市场的机制,既有民营也有国有,大家混在一起干。国有企业有民营企业的市场活力,民营企业借助国有企业的经济实力,两个加起来一块干,这是我们国家未来很重要的实践现实。国外也是这样的,外国人到中国合资也是混合所有制,我们到国外去也不可能是是孤零零中国投资的公司,我们也希望在国外和他们搞混合所有制企业。

  和今天话题有关,我们到国内混,也到国外混,市场化的机制从国内做市场经济到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是多元、互补的,一定好过单一市场经济成份的企业,不管是国有还是家族,混合所有制一定是非常有力量的,而且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所有制形式。

  和今天的题目也有关系,我们到国外去别忘了搞混合所有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