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33|回复: 5

孔庄煤矿 “四知”管理法推进班组建设

发表于 2014-12-11 08:19: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屯公司孔庄矿通过“知己、知位、知情、知心”的方式,引领班组安全生产,促进矿井和谐发展。
在业务上“知己”。该矿经常开展以班组为单位的业务“大比拼“活动,班组成员在活动中查找自身技能上的“短板”,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在行为规范上自查互查,“当安全人,做安全事”,坚决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
在工作中“知位”。该矿要求班组成员做到人人定位明确,特别明确班组长职责,要求每一名班组长,要有娴熟的安全技能,以“技”服人;要有高度的安全责任,以“安”服人;要有无穷的个人魅力,以“德”服人,并根据每位职工的特点安排工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筑牢班组安全管理的根基。
  在安全隐患排查上“知情”。该矿针对部分职工“干惯了、看惯了、习惯了”的马虎心态,切实加强班前会上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求班组成员对工作、流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到心知肚明,并加以防范,并从现场安全管理入手,加强现场安全监督,做到班前现场确认,班中生产环节动态检查,班后安全质量验收,确保当班安全质量达标、安全隐患排除良好。
在日常生活上“知心”。该矿充分发挥班组长与职工交流最多、距离最近的优势,及时了解班组成员的心里想法,把一些不稳定的情绪、不安全的心态,第一时间反馈给区队领导,使区队领导通过家访谈心、心理交流的形式,具体了解职工出现的家庭矛盾、生活困难等问题,做到把安全隐患排除在工作之外,让每一名职工都能以一种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安全生产之中。
中煤大屯公司 孔庄煤矿 宗慧芹 221611 0516-89036945 zhqxc@foxmail.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08:21:46 | 查看全部

从建矿时的人工炮采到现在的机械综采——四代人见证孔庄煤矿采煤工艺变迁

孔庄煤矿自1977年投产以来,已有近40年的历史了。回首40多年开采路,采煤工艺的每一次变迁,无不浸透着煤矿工人辛勤的汗水,折射出他们奋进的身影。
说到建矿初期的采煤工艺,作为该矿第一代煤矿工人的赵厚真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感慨颇多。他说,那时采煤都是靠打眼放炮,就是所谓的炮采。炮采工艺除运煤的工序是机械化运输外,其余的工序几乎全部是人力操作。那时最让赵厚真发怵的是抬支架,从一开始用坑木支护到摩擦式金属支柱,都要手抬肩背。刚上班时,他肩膀上都是淤血,洗澡时疼的不敢碰。为了能采更多的煤,赵厚真和工友们有时在井下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即使这样,那时一个班只能出几十吨煤,遇到条件好时一个班最多也就出一百多吨煤。赵厚真说,炮采不光劳动强度大,回柱放顶作业不够安全,顶板事故多,产量及效率低。那时从报纸上看到国外都是机械化采煤了,就想什么时候我们能告别放炮落煤、铁锨攉煤,我和工友都热切地盼望着也能用上机械化采煤。
1985年10月份,该矿采煤一队正式上马了机械化采煤,能吃苦肯学习的梁红军他成为矿上第一批煤机司机。那时的煤机还是单滚筒,功率只有150KW,需要液压牵引。而且工艺特别繁琐,一刀煤要折返割两次。当梁红军第一次操作煤机时,额头上挂着豆大的汗珠,小心翼翼地察看滚筒高度、角度,严格按照进刀标准控制着煤机,一个班下来,割了一刀煤,有100多吨。后来,矿上不断升级煤机,从单滚筒换代成双滚筒,功率150KW到375KW、730KW,每班产量也从最初的100多吨提高到600多吨。支护方式也不断更新换代,从金属摩擦支柱、单体液压支柱到金属铰接顶梁、悬臂式支护等,采煤工艺从普采进入了高档普采阶段,安全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和梁红军比起来,曹庆建就感觉更加幸运了。2012年,23岁的曹庆建第一次操作型号为MG400/930-WD的遥控式综采机,距离孔庄煤矿应用炮采工艺已有35年了。随着曹庆建启动综采机,钻头缓缓伸进煤层,大片大片的乌金掉落到刮板溜槽上……,在曹庆建作业时,他只需要站在支架内,距离煤机5米以外10米以内通过遥控器按钮,就可以轻松操作煤机了。综采工艺就是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从破煤、装煤、运煤、支护等一系列配套系统,都是机械化方式,这种工艺从支护上也改变了从前木柱支护、单体支护的简陋传统,配备了重型液压支架,支撑力以百倍提升。“驾驭这样一个‘巨无霸’,一个班能产2000吨煤,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曹庆建兴奋地说道。
该矿还有一个特殊的采煤工艺——水力采煤。从1992年正式运行以来,一度占据矿井总产量的“半壁江山”。水采工作面多布置在断层多、条件复杂的区段,在不宜使用综采工艺的地方,采用水采可有效发挥其灵活性,增大采区的煤炭回采率,这也是该矿一直将水采工艺沿用至今的原由。走进工作面,从现场情况看,水采工艺要比综采简单了很多。张传安指着一台架起像机关枪一样的东西说:“瞧,这个就是水枪枪头,水采全靠它。”只见一名职工抱着高压水枪,两人进行辅助,通过水力把煤击落到铁皮溜槽,然后自滑到脱水溜子自动过滤水分,最后进入了皮带运往井上。
自孔庄煤矿投产以来,在四代人的见证下,先后经历了爆破采煤工艺、高档普采、综采综放等采煤工艺的变迁,期间又引进水力采煤法,逐步形成了如今以综采为主,水采为辅的开采格局。相信在今后,孔庄人一定会在生产工艺上继续迈步向前,为职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为矿山的发展提供无限动力。                                                               

姓名:宗慧芹 李方
单位: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孔庄煤矿宣传科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公司孔庄煤矿
邮箱:zhqxc@foxmail.com  
电话:0576—89036945 15952229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08:24:44 | 查看全部

孔庄煤矿:“十八般武艺”助阵安全生产

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孔庄煤矿广大干部职工使出“十八般武艺”,倾情助力安全生产。
区队里的安全辞典
“小王,你说说十条禁令的第四条是什么?”孔庄煤矿掘进九队的班前会上,副队长李强当起了主考官。该队挑选了安全生产知识试题,编制成了“安全辞典”,有必答题、抢答题、快答题、风险题四种题型,必答题巩固必须掌握的安全知识,抢答题增强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快答题强化安全生产隐患的辨识能力,风险题提高安全生产隐患的处理能力。经常利用班前会时间和休息时间对职工开展突击性安全知识提问,在轻松的问答中强化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避免枯燥的说教培训,使职工能轻松地学习安全知识、规章制度等,营造出“人人爱学习、全员重安全”的良好氛围。
“现在我去现场,该带什么,该干什么,心里都清楚,‘安全辞典’的知识时刻提醒我规范操作、安全生产。”该队一职工说。
整改隐患对症下药
“以前每次汇总基层区队的安全隐患,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如牛皮癣无法根治似的,”孔庄煤矿安监员王端砚评价现场隐患整改工作时说,“这好像成了影响安全生产的‘通病’,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矿检查人员在现场查出隐患后,把隐患产生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找准病根,对症下药。比如对检查过程中所查出的隐患进行分析,若判定是由于职工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就要求相关部门、基层区队有针对性地在职工教育培训方面多想办法,提高职工队伍安全意识。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设备运行等方面,查找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针对问题逐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从而防止了张冠李戴、治标不治本等现象的发生。”
另外,该矿管理人员在隐患整改分析时,还主动深入到职工中去,听取他们的建议或意见,建立相互沟通、上下互动的机制,激发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让职工认识到抓好隐患整改的重要意义,从治“未病”开始,鼓励他们人人都当“大夫”,自查、互查,找准病根“下药”。
哪壶不开就提哪壶
孔庄煤矿机电科在自我排查中发现一名职工有违章行为,在对他批评教育后,又把这名职工送到了安全监察科,对其行为进行全矿通报。有人说这不是给自己脸上摸黑吗?“我们也可以隐瞒下来,但这样起不到让这名职工吸取教训,更起不到警示他人的目的。在安全检查和安全管理上就是要做到‘哪壶不开提哪壶’。”
“哪壶不开提哪壶”是自我揭短,自亮家丑,不回避问题,不掩饰缺点,敢于正视问题揭露矛盾一种勇气。在该矿,人人都盯住那些薄弱、关键环节的“不开之壶”,把那些该说的事说出来,该抖的事抖出来,触动不负责任管理者的神经,挫疼违章职工的伤疤,使这些人想遮的遮不住,想盖的盖不了,想逃的逃不掉。不仅激起了职工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安全责任感,还把日常工作中的顽症和所发生的隐患摆上台面,找出杜绝和防范的办法,使得“安全之壶”壶壶都开。
曝光台警示作用大
副井口排队下井的职工目不转睛地看着侯罐室大屏,“我的违章行为给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希望大家以我为戒……”大屏上的一违章职工说。这是孔庄煤矿新设立的“曝光台”,在职工中反响很大,起到了很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通过“曝光台”使违章者吸取教训,查找自己在作业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正,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同时促使他人进行规范化作业,提高全员安全隐患意识,有效遏制违章现象的发生,为生产筑起一道安全防护线。
“将现场中查到的问题晾出来、晒出来,有利于消除违章行为,提升我们的安全意识,这个做法很好!”职工们说。自设立“曝光台”以来,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了,自我安全防护能力提高了,习惯性违章行为减少了,同时也形成了一种“遵章守纪光荣 违章违纪可耻”的浓厚氛围。
安全生产必须“复盘”
“上个月底,在矿早会上点名批评了隐患整改不及时的几家单位,如果下个月还有这样的问题,就请单位负责人站出来。”不久前,在矿办公会上,孔庄煤矿安监矿长祝琳严厉地说。
围棋高手过完招,往往要复盘,通过复盘总结在对局过程中的得失,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以利再战,免得在同样的地方跌倒两次,从而提高水平。该矿在安全生产中,同样借鉴了围棋高手的做法,静下心来“复盘”,回顾、总结、梳理、分析前一段时间的安全生产过程、经验、问题,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严查深究职工违章违纪情况和责任心不强的干部,督促他们“回头看”,引导他们对安全生产的清醒认识和居安思危的责任意识,及时找准差距,不断纠偏,不断提高。
中煤大屯公司 孔庄煤矿 宗慧芹 221611 0516-89036945 zhqxc@foxmail.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08:27:00 | 查看全部

用亲情筑就安全基石——孔庄煤矿亲情安全教育活动掠影

自“百日安全”活动开展以来,孔庄煤矿党委总结多年安全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强化“亲情”这个最能牵动职工心灵的元素,创新和探索亲情安全教育新模式。开展了“忘却不了的伤疤”和“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两项亲情安全教育活动,用亲情为矿井安全生产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忘却不了的伤疤——让曾经出过工伤的职工和其家人、工友,讲述曾经的伤痛。把访谈制作成专题片在井口滚动播出,来警醒广大职工深刻认识安全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按章作业,远离违章。
镜头一:不想让他们重复我的痛苦
“我左脚里面有2颗钢钉,现在一到阴天下雨,还隐隐作痛……”安监员王端砚掀起裤脚,暗红的疤痕已然触目惊心。面对镜头,他讲起了他2003年在运输科工作时出工伤的经历,“10月16日早班,我和工友们在井下一起焊接工字钢,刚焊了一半忽然停电了,我存在侥幸心理,没有把焊接不牢固的工字钢拿下来,100多斤的工字钢一下就砸到了我的脚上。那段日子真是不堪回首,我出工伤时,孩子才刚刚出生20多天,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瞬时被蒙上了一层阴影。住院后,身患重病的父亲得不到我的照顾,天天还要为我担心,我也不能陪伴照顾幼小的孩子和还在月子中的妻子,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单薄的妻子肩上……”王端砚的声音有些颤抖了。
停顿了一下,王端砚接着说,干了安监员之后,每次到井下检查时,看到违章的职工,就迫不及待地要把他们从危险的境地拉回来,不想让他们重复自己的痛苦。王端砚自揭“伤疤”,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广大职工控诉了违章作业给自己家庭带来的巨大伤害和无穷的痛苦。他说,希望工友们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按章作业、重视安全,珍惜幸福生活,莫让悲剧重演。
镜头二:为了家人的幸福远离违章
“黎明时分,紧闭的急救室门终于打开了,十几名医护人员簇拥着躺在担架上的丈夫缓缓而出。顿时,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一下扑向昏迷中的丈夫……”该矿职工家属吕玉脸色有些发白,好像此时就站在急诊室外面。“当听到医生说,病人基本上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因出血过多,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时,我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气。不管怎样,丈夫的命总算保住了。”她缓缓地说道。
“那次事故,不仅给我丈夫带来了身体上的折磨,也给我们全家造成了无法愈合的精神创伤和沉重的家庭负担。在他住院治疗期间,我整宿整宿睡不好觉,一个月就瘦了20多斤。虽然他命是保住了,但留下了残疾,再也无法回到工作岗位,工资一下少了好多。为了维持家庭生计,我给人家打过零工干过零活,为了节省家庭开支,我和孩子很少买过新衣服。每当想起这些,我心里就感到莫大的委屈,背地里不知哭过多少次,流了多少泪。我真心希望广大职工,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家人的幸福,一定要远离违章。”
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启发职工思考在工作中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重点询问职工家属对亲人们还有哪些不放心的地方,通过家人的牵挂,用亲情去感化职工,增强职工安全责任意识,主动规范操作行为。
镜头一:他们稚嫩的脸庞写满担忧
“你们知道爸爸是干什么工作的吗?”在孔庄工房门口,一群刚刚放学的孩子面对镜头和提问,他们争相往镜头里挤,有的说“我的爸爸在掘进队当电工”,有的说“我的爸爸在机电科维修设备”……当问到爸爸的工作危险吗?这些10来岁的孩子有些沉默了。
他们说虽然不知道井下是什么样子的,但从父母的聊天中知道在井下工作还是挺危险的。“每当爸爸下班没准时回家时,总能看到妈妈焦急的表情,听到妈妈轻微的叹息声。”一个孩子说道。“爸爸下井你们最不放心的地方是什么?”“我最不放心的是爸爸在井下违章,我参加过矿上的为矿工过父亲节的活动,我知道好多事故都因为违章造成的。”上五年级的王映明说。“我最不放心的是爸爸在井下干活粗心大意”、“我最不放心的是爸爸在下井时走神”等等。他们稚嫩的脸庞写满了担忧,神情里多了一份孩子身上少有的成熟。在他们心里,爸爸是最安全最温馨的港湾,他们希望爸爸能够把安全牢记心中,平平安安升井。
镜头二:她的眼睛里是无尽的牵挂
“我是一名矿嫂,我丈夫在掘进队上班,现在我的儿子也成为了一名矿工,技校毕业后分到了机电科。从结婚那天起便和‘注意安全’四个字结下不解之缘,现在‘注意安全’说的更多了,叮嘱完大的又叮嘱小的”。家在大屯镇的职工家属单玉侠说道,眼睛里是无尽的牵挂。
单玉侠说,当丈夫和儿子在井下干活时,她的心也跟随他一起到了井下。“我是安全协管员,我参加过矿上组织的职工家属下井活动,知道现在井下的安全措施和防护做得十分到位,也制订了翔实而精细的各项管理制度,对安全非常有保障。我对他爷俩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在井下干活时图省事,有侥幸心理,违章蛮干。所以我要对着镜头叮嘱他们,安全容不得丝毫马虎和侥幸心理,一定按章作业。你们的安全,牵动着我们全家的心,你们的平安,就是全家的幸福。”单玉侠动情地说道。
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矿工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待入井。“可不敢再‘三违’了,收入上的损失是小事,要是真有个万一,家里可就没法过了”“我们是家里的顶梁柱,有个好歹,怎么给亲人交待”“平安是福,为了家人的牵挂,我们也不能违章”……这是职工们从副井口大屏上看到播放的《忘却不了的伤疤》和《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视频,发出的感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直以来,该矿以关爱职工生命、守护职工幸福为出发点,着力探索和实践亲情安全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让春风化雨般的情感管理走进职工家中,用亲情去筑就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石,让亲情的力量凝聚成推动矿井安全发展的正能量。(宗慧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5 14:48:2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6:42:04 | 查看全部

创新达人董佩:技改路上不停歇

“2014年以来,董工共申请创新成果10余个,获矿及公司多项技术创新奖……”在孔庄煤矿机电科干部职工眼里,这个平均一个月至少一项创新,每项发明都能为企业安全生产带来帮助和效益的“创新达人”,就是该科新井运转车间的技术员董佩。
已近而立之年的董佩,2009年6月从山东科技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孔庄煤矿。他先后在该矿基建办、机电科工作,负责机电设备安装和新井运转车间技术管理等工作。他有着秀气谦逊的书生模样,走到哪儿都喜欢捧着厚厚的技术书刊;他穿着朴素,经常穿梭于井筒与机电设备之间;他话语不多,一张嘴说的最多的便是“技术创新”。
巧动心思 提高效率
董佩带领职工一起在缩绳、更换钢丝绳和首绳悬挂装置时,每次都要拆除调绳器鸡心环,由于鸡心环受力大并且长时间没拆卸,很难拆卸,缩绳施工时间因此受到影响。董佩就琢磨了,能不能想个办法,在拆除调绳器鸡心环时提高工作效率?
他天天在现场,仔细观察拆除调绳鸡心环时的工作过程。有一次面对难以拆卸的鸡心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让董佩眼前一亮,何不利用这个原理来设计一个调绳器鸡心环拆卸装置?说干就干,画图纸、找配件,很快一个成品就安装到了井口旁。
这个装置由支架、横梁、千斤顶等组成,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将千斤顶的力作用到鸡心环上,工作时,关闭千斤顶卸压阀,利用钢管将千斤顶慢慢加压,鸡心环就会被顶出。经过半个月的试验,效果非常好,很受职工们的欢迎。“现在,我们采用调绳器鸡心环拆卸装置以后,在缩绳、更换钢丝绳和悬挂装置施工中,每次能节省施工时间1个多小时呢。”工友们高兴地说道。
锲而不舍 创造效益
混合井主提升机运行一段时间,滚轮罐耳的磨损量较大,严重影响滚轮罐耳的使用寿命。看到这些,董佩心中萌发了对混合井井筒装备钢罐道进行改造的想法。
在进行改造中,董佩反复在作业现场进行模拟实验,拿出了10几个设计方案,但每一个设计方案都有瑕疵。然而董佩天生不服输的个性,决定他一定要拿出最完美的设计方案。在以后的日子里,董佩白天深入现场,找论证;晚上在办公室,查资料。有一次他发高烧,医生让他住院输液,在输液过程中,他忽然来了灵感,拔了针头就往矿里混合井跑。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在别人质疑的眼光中,董佩坚持下来了,终于设计出来让人交口称赞的创新方案。混合井主提下口钢罐道可以向下延伸,上口钢罐道可以向上延伸,他通过改变这个距离,延长了滚轮罐耳的运行寿命,降低了对滚轮罐耳和曲轨的冲击。实现了单勾提煤循环时间缩短15S,年创造经济效益600万元。
废寝忘食 确保安全
在该矿,传统的肉眼检测钢丝绳时,需要提升机以小于或等于0.5m/s速度运行,并且同时需要四名维修工每人检测一根。职工们每次在检测钢丝绳时,都全神贯注地盯着钢丝绳看,恐怕有漏检,常常一个班一下,眼睛干涩,即便这样漏检的情况时有发生。
董佩想如果用一种检测仪器,实现对钢丝绳的在线无损检测,就能解决人工检测钢丝绳费时费力这一问题。从此他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现场进行技术创新,就连上下班途中他也在不停地思索。那段时间,他夜以继日地修改创新方案。妻子总是把饭端到他跟前,催促着,他才匆匆扒上几口。几个月下来,他整个人瘦了一圈。通过坚持不懈地调研与试验,他最终选用安装EMT-R40钢丝绳在线无损检测装置,经过调试运行以后,它只需一人在操作台进行操作,可以同时对运行速度要求为小于3m/s的四根钢丝绳实现在线检测,节省了大量人力,缩短了检修时间,提高了钢丝绳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董佩设计的副井钢丝绳在线无损检测系统的应用,使得我们更好的掌握了钢丝绳的断丝、锈蚀和磨损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对钢丝绳进行维护,保证了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该科科长孔德冒这样赞赏道。
生产环节的科技创新和小改小革,是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减少人为事故的根本途径。董佩一直遵循“服务安全,促进生产”这一理念,技改的脚步一刻也没停止过。一项项技术创新成果破茧而出,为该矿提升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成为矿井优化与发展的驱动力。


姓名:宗慧芹
单位: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孔庄煤矿宣传科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公司孔庄煤矿
邮箱:zhqxc@foxmail.com  
电话:0576—89036945 159522292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