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00|回复: 5

[转]如何写小说?及小说,诗歌创作的30个要领等(十)

发表于 2014-12-12 13:52: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要隐藏自己的感情:
psb (4).jpg

  不要压抑自己的感情,读者想感受到的就是作者的热情与感情。吓人的自我批评与担心亲友想法等这些恐惧,会在不知不觉中恐惧影响自己的写作,有这些恐惧是因为害怕面对强烈的感情。我曾见过许多有天分的学生无法卖出小说,因为作品中缺乏真正的情感,这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害怕强烈的情感,而使得他们在写作中不敢面对相同的感情。若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小说家,你绝对不能隐藏你的感情,因为这些情感能提供你最需要的联系,连接故事的角色与读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从小被教导,要怀疑或忽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我们在幼年或是青少年时所受的训练是如此的严谨,而无法察觉自己,一直是被自我审查制度所约束。你现在是否还能认出任何怀疑或阻扰自身情感的事情呢?也许当你是个小小孩,你发现自己跟婴儿般的无助(通常这是很自然的)。也许你发现之前你想要啥就可以得到啥,突然间没了,你的需求不再被满足,反而会从“爹地”、“妈咪”那边得到令你讨厌的警告,要你“守规矩”,“有耐心”或是“不要无理许闹”。
  也许你在发脾气后被处罚,也许你的哭泣是会因为你愿望没被满足被别人忽视,也许你报复别人大叫而被斥责,因此你会更害怕这些感情。
  这是个渐渐坏死的过程,当你停止再想起上述感觉时,你开始从婴儿期进入童年期,下一个步骤则是“举止要符合你的年龄”、“要当一个好士兵”等等。你是发现自己是“渺小的”、“无助的”,你被“吓坏了”。要是“妈咪”不马上照顾你,你会担心她再也不理你,而要是没有她,你就死定了。当你很小的时候,你讨厌这种情况,你想独立,但时机还未成熟,即使你的生理状态已经没问题了。所有在心理上让你渴望与“妈妈”相连的理由,多少也让你讨厌与憎恨她。许多这类原始简单的情感是不会被接受的。
  我们很小就知道,天知道父母在我们多小时候就开始给我们洗脑。所以我们的感情开始分离,我们要活下去似乎与“做的更好”息息相关。当我们学着做的更好时,我们学会将感情隐藏起来,或是自我否定那些存在内心中,不能被接受的情感。
  相同的机制,在学校与朋友相处时,又会再强加在身上。我们继续学会处理感情,但很不幸的是大多数时间我们都是在学会“要酷、要成熟、稳重,不要激动、不要多愁善感。”“要是你真的有感觉,不要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常常将自己许多的真实感觉完全隔离起来,不论这感觉是否是好的或是坏的。也许我们是开始关闭自己的真实情感,不再对事情有高敏锐度,变成了“大人”。或者,我们仍能有所感觉,只不过我们将他藏起来不让任何人知道,然后因罪恶感作祟下,连自己都否定了起来。(看到这里海之痕明白了为什么看美国电影里的人总是觉得他们快乐的、友善的,他们很轻松的表达自己的感觉,而中国公交车上的人都是一脸的麻木。)
  也许你是属于少数幸运儿的一员,你能接触到各种的感觉,同时特定的时间中,以健康的方式表现出来。即使如此,当你在写作时你也许会有种冲动,因为怕你的读者会以为这样的感觉很怪,或是怕你太“蠢”,太“多愁善感”而,而想要耍酷。
  现实生活中读者想要面对感觉(特别是愤怒与害怕的感觉)。这是一个自找麻烦的年代。身为作者的你,绝对不能隐藏这些感觉,因为这些感觉在一个好故事中,是不可或缺的必要原素。你必须观察自己…看到内心的最隐密,最深处是如何运作的…。感觉到你的情感,永远意识到他们的存在。
  请记住:你不需要完全按感情行事,但你要清楚地意识到这些微妙的情绪,要能更了解认识自己。  你必须观察他人,利用自己的情感为参考,试着好好了解为何对方会有这样的情绪反应,是哪些最初的情感在驱动他们。然后你要在故事中勇敢的面对这些感觉。在小说中,只会思考的主角是死的,只  有透过情绪感觉,读者才能了解他们…同情他们,为他们在小说中即将面对的困境而担心。
  Harris,(奥克来何马大学写作老师)总是不断的阐述,现实的主观的看法对写出经典小说是多么重要。虽然这样的感情在现实常常被埋没或忽视,但强烈的情感,一定会处于你的故事的中心位置。这里要注意,很多时候你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是你不了解自己真正的感觉。有些年轻的作家要与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相处后,才能越过这个障碍。但通常不需这么麻烦,对你而言,也许在你的私人笔记中,诚实的写下描述你的情感变化,就会产生强大的作用。甚至于,你可以试着简单描述他人的情感,或是描写自己的情感变化。
  当你在写故事时,你也许不会那么直接的表现出这些感觉,但有的时候你必须要这么做。你必须能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达这些强烈的情感、眼泪、发抖的双手、紧握的拳头-----由上面的证据,藉此将想象中的情感,间接的表达出来。
  无论如何,你在写小说时,绝不能忽视你故事中角色与生俱来的情感,你要有勇气,用各种方式,把他们的感觉写下来。在你的第一份初稿中,我想你会有智能去避免去跟强烈的感情对抗,换句话说,  在初稿中,我宁可你将感觉夸大,你总是可以后续好好思考后,将他修的没那么狗血,只要这个修剪是必要的。换句话说,一个无菌,冷酷无感情充满着“机械人角色”的故事,是不会被读者所接纳。
  就这个议题,我提醒一次,不论你要决定角色的内在或是计划写一段强列吓人的场景时,你要避免的冲动就是“打安全牌”。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与处在边缘的人们有关,在作者精心计算下走在自己的极限上,依据高感受性、耸人听闻或是用其它不保留的方式来描述这些角色。(这句有点难翻译,我想作者想说的是在伟大文学作品中的人,都会面临要挑战自己极限的状况,而且作者在描述这些状况时,会让这些角色真实接触自己的感觉,而不会忽视或低调处理。)

  “最好比故事稳当-batter safe than story”这是句做人的老俗谚。但在小说中并不适用。当作这者在处理角色感与强烈安排剧情时,“安全”是会造成遗憾的。你先要勇敢的面对情绪,然后开始冒险。将自己逼到一个,只要再多写一点就会过头,只要在多跨出一步就完了的边际。你得用这个方法描写状况或是场景,好的小说只有处于深渊之际,因为没有人能从一个从头到尾平稳安全的游戏,得到大乐趣,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3:53:29 | 查看全部
  三十、不要到“菜市场”找意见: 请避免没必要、没用或没意义的建议。

  三十一、不要忽略专家的意见: 我们很多作者你都在和什么人交流,如果你仅仅是空间和一群文学爱好者在交流,那你悬了。

  三十二、不要追逐市场: 现在的网络小说已经成为中国小说的主流,很多人以为这是快速致富的捷径,岂不知你在这个群体中异军突起的难度之高。小说就像时装有着一定的流行曲线,王朔的痞子文学曾经火爆,但随后没落。现在过了这么多年,如果有人横空出世出来个“后痞子文学”,没准就能一炮走红,市场就是合适的人出现在合适的时机。

  三十三、不要摆高姿态: 不要将自负或愤世嫉俗放入你的作品中。

  三十四、不要浪费你的点子(桥段): 请将小点子在故事中赋予各种的可能性,不要用过即丢。

  “桥段”一般是指比较经典或者流行的电影表现手法。它可以是一种叙事方式,例如将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重新排列组合的桥段;也可以是一些特定的场景,例如“定时炸弹总在最后一秒中止”的桥段;它还可以与电影类型联用,如“一惊一乍”的惊悚片桥段或者“最后决斗”的西部片桥段等。

  桥段在小说中就是一个高潮段落,因为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故也被人称为桥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2 19:39:3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20:45:57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wcfyyq666于2014-12-12 19:39发表的  :
  
谢谢老师的支持!冬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3 10:20:16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13:25:34 | 查看全部
谢谢老师的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