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13 20:14:39
|
查看全部
计算机行业的价值转移对该行业企业产生两个作用:一是引起行业价值的再分配使竞争优势在不同企业间发生和转移。从1984年到1994年IBM和DEC硬件公司共损失了55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与此同时,微软公司(Microsoft),英特尔公司(Intel),艾迪生公司(EDS)及网威公司(Novell)的市场价值都增加了800亿美元。二是随着行业价值链的战略转移,引起了企业组织结构、流程及事业结构的变革。如IBM从1994年起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1995年收购了著名的软件公司Lotus,使之从原来的硬件供应商变成集硬件和软件一体的系统集成公司,重新获得了竞争地位。
总之,近些年出现的制造业的服务化、硬件的软件化都是产业的价值转移规律的驱使。一个企业要想建立核心能力、保持持久的生存优势,就必须时刻跟踪和分析本产业的价值转移,已重新确立自身的战略。
应对价值转移,企业必须走V生存模式之路。邓正红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思想关于V生存模式有十二项基本假设:
1.人是组成企业的基本细胞,正立的“人”靠健全的四肢支撑,倒立的“人”即V形靠智慧的头脑支撑。
2.传统企业的生存模式是正步走,四平八稳,亦步亦趋,四肢支撑大脑,重心在外,力量分散,靠体力生存,固化迟钝,反应缓慢,以外延式生存为主,注重稳定性、现实性,特点是以不变应变;未来企业的生存模式是倒立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大脑指挥四肢,重心在内,力量收敛,靠智慧生存,突出创造性、前瞻性,灵活机动,反应迅捷,以内涵式生存为主,特点是以变应变。
3.传统企业以基本生存为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未来企业以核心生存为目标,追求价值最大化。
4.传统企业经营是静态型的,集中于对“点”的经营,企业发展是间断性的,属于战术经营;未来企业经营是动态型的,集中于对“线”的经营,企业发展是持续性的,属于战略经营。
5.传统企业因为头脑在外、在上,而且不是发挥主要作用的,力量和资源分散,所以企业发展的空间是有限的;未来企业因为头脑在内、在下,是企业的神经中枢,力量和资源集中,所以企业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