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5|回复: 8

你知道吗?“抑郁症”多发于冬季!

发表于 2014-12-14 16:18: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注意为你的情绪保暖


医学专家研究发现,气候对人类心理、生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日前,从北京市各大医院心理科传来消息,随着天气转凉,各医院抑郁症的门诊量显著增加。心理学家认为,这与气温不定、花木凋零、草枯叶落,使一些人心中产生凄凉、苦闷、垂暮之感有关。




抑郁症好发于秋冬季

时下正是抑郁症的高发期,这个时期高发的抑郁症在临床上称为“冬季抑郁症”。冬季抑郁症是指有一些人一到冬季,情绪就变得易怒、忧郁、易疲劳,精力衰退,注意力分散等。

造成冬季抑郁症的原因是冬季阳光照射少,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出现了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依据冬季的气候特点,比如:天亮得晚黑得早、风大、人们的表情比其他三个季节都严肃等都是导致抑郁的暗示。因此,一到冬天,抑郁症患者就呈现季节性增长趋势。

坐班族易患冬季抑郁症

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以及平素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比一般人更易产生冬季抑郁症,许天红讲。医学研究也发现,冬季抑郁症通常起病于成年期,平均起病年龄是23岁,女性是男性的4倍。




忧郁症有的治

防治冬季抑郁症有办法

对付冬季抑郁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解决。首先,加强日照和光照,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每天照射一定量的太阳光或明亮的人工光线,可以减少冬季抑郁症病人的自杀念头。当阴雨天或早晚无阳光时,尽量打开家中或办公室中的全部照明装置,使屋内光明敞亮。人在这种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可调动情绪,增强兴奋性、减轻或消除抑郁感。

其次,当冬季出现阴天、雪天之时,人们应增加糖类摄入,以提高血糖水平、增加活力、减轻忧郁,但糖尿病患者除外。

再有,此时人们可以适当服用复合维生素B类、谷维素等可调节精神情绪。此外,咖啡、浓茶等有一定的提神作用,能减轻或消除忧郁现象。

最后,在工作之余,到室外空气清新、场地宽敞的地方散步、跑步、练太极拳、跳健身舞等,都能调动情绪、缓解抑郁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4 16:22:49 | 查看全部
冬季应该注意调节身心,防止抑郁症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4 16:23:12 | 查看全部
感谢朱老师的精彩分享,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6:49:23 | 查看全部
心灵的境界   

    人们常常会用官衔和才华能来衡量男人的品级,用相貌和气质品评女人的品级,却很少有人去思量心灵的品级。心灵是有品级的,而它的品级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

       心灵的最高境界是敬畏之心。如同信仰和宗教,那份虔诚任风摧浪移不可动摇。商家讲求诚信,朋友讲求诚心,情人讲求诚意,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世风而下,这些本理的东西也要拿出来讲了,缺之所以求之。如果每个人对规则、条律、伦理拥有本能的敬畏,在商言信、在职言公、在群言理、在情言忠,这世界将是何等美丽。如果一个男人拥有敬畏之心,那他一定是极品,一定事业顺利、爱情幸福、妻贤子孝、交游广阔的人;如果一个女人拥有敬畏之心那她一定是极品,一定才艺双全、气质不凡、仁爱有加,实为世间少有。

心灵的第二境界是慈悲之心。有人说,一个社会的进步是慈悲心的进步,我觉得很有道理。每一个社会都有弱者,远古开始弱肉强食,时代进步到今天仍然推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真正的强是心灵的强,是海纳百川的肚量,是高山仰止的气势。每个人从呱呱落地那天起,就注定了要走一条自己的路,有的很长,有的很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大成大败千转百回。不管怎样的路,最后都会空空而去。生命的价值在于被别人需要,就如同金钱的价值在于使用。人是需要有慈悲心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为别人多做事情,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是生命价值的体现。男人有慈悲心是上品,他一定心地善良、为人仁厚、凡事谦让、具有绅士风度;女人有慈悲心也是上品,一定知书达理、聪慧贤淑,具有淑女风范。
    心灵的第三境界是感恩之心。前些时看到一则消息,是一位老人状告七个子女不尽赡养之责。看后痛心,而这痛心之事比比皆是。一个人连亲身父母都不怀感恩,他还能为社会做什么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爱全给了我们,把世界给了我们,怎忍心让他们沧桑的心里苦泪纵横?不爱其亲爱他人者悖德,不敬其亲敬他人者悖礼,感恩之心源于孝。懂得感恩的男人是成品,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值得信赖的伙伴,是值得依靠的男人;懂得感恩的女人也是成品,一定是一个勤奋上进、爱家护子的好女人。

   心灵的第四境界是宽容之心。对人宽容,对己宽容,水不在深,有容乃大。每个人都不可能风平浪静地过一辈子,都会遇到坎坷和波折,过往的人和事的确会引得我们辛酸。宽容他们吧,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因为耿耿于怀只能加深对自己的伤害。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因为不经世事做出许多错事,有的尚可挽救,有的无法弥补。宽容自己的过去吧,因为宽容自已的过去,就是善待自己的未来,把过去的经历当做生命的礼物,未来的生活才能更加精彩。难道不是吗,为什么要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才知道生命的可贵呢?能够好好活着就己经很好了!心灵的品级决定人格,决定品格,决定人一生的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6:50:14 | 查看全部
文字源于网络阅读(18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7:00:33 | 查看全部
20个小妙招教你轻松甩掉压力
  引导语: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肌体患病。现代生活的压力,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我们。那么,怎样才能摆脱压力呢?据研究,下列20种心理调节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减压方法。不妨一试。
No.1 一吐为快假如你正为某事所困扰,千万不要闷在心里,把苦恼讲给你可信的、头脑冷静的人听,以取得解脱、支持和指正。
No.2 开怀大笑健康的开怀大笑是消除压力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种愉快的发泄方法。“笑一笑,十年少”,忧愁和压力自然就和你无缘了。
No.3 听听音乐轻松的音乐有助于缓解压力。如果你懂得弹钢琴、吉它或其他乐器,不妨以此来对付心绪不宁。
No.4 阅读书报读书可以说是最简单、消费最低的轻松消遣方式,不仅有助于缓解压力,还可使人增加知识与乐趣。
No.5 重新评价如果真做错了事,要想到谁都有可能犯错误,若事与愿违,就应进行重新自我评价,才能不钻牛角尖,继续正常地工作。
 No.6 大喊大叫在僻静处大声喊叫或放声大哭,哭并不可耻,流泪可使悲哀的感情发泄,也是减轻体内压力的一种方法。
No.7 与人为善遇事千万别怀恨在心(包括自己是对的)。怀恨于心付出的代价是使自己的情绪紧张,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No.8 不要挑剔不要对他人期望过高,应看到别人的优点,不应过于挑剔他人行为。世上没有完美,可能缺少公正,因而要告诉自己:我努力了,能好最好,好不了也不是自己的错。
No.9 留有余地不要企图处处争先,强求自己时刻都以一个完美形象出现,生活不需如此,你给别人留有余地,自己也往往更加从容。学会说“不”。
No.10 学会躲避从一些不必要的、纷繁复杂的活动中,从一些人为制造的杂乱和疲劳中摆脱出来。在没有必要说话时最好保持沉默,听别人说话同样可以减轻心理压力。
No.11 免当超人不要总认为什么事都应做得很出色,应明白哪些事你可稳操胜券,然后集中精力干这些事。淡泊为怀,知足常乐,不但可减轻心理压力,还可避免“英年早逝”的悲剧发生。
No.12 放慢节奏当局面一团糟无法控制时,不妨放慢节奏,不要把无所事事的事安排在日程表中,进行一次“冷处理”。  
No.13 做些让步即使你完全正确,做些让步也不会降低你的身份。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况一些事也许冷处理更好,退一步会有更多余地。
No.14 遇事沉着沉着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有助于舒缓紧张压力。
No.15 逐一解决紧张忙乱会使人一筹莫展,这时可先挑出一两件当务之急的事,一个一个地处理,一旦成功,其余的便迎刃而解。
No.16 熄灭怒火遇事切莫发火,学会克制自己,暂熄怒火。待怒气平息后,有助于你更有把握地、理智地处理问题,多想“车到山前必有路”。
No.17 做点好事你如一直为自己的事苦恼,不妨帮助别人做点好事,这样可缓解你的烦恼,给你增添助人为乐的快意。
No.18 眺望远方一旦烦躁不安时,请睁大眼睛眺望远方,看看天边会有什么奇特的景象。既然昨天和以前的日子都过得去,那么今天和往后的日子也一定会安然度过。
No.19 换个环境适当的改变环境可以减轻心理压力,这并非是消极的回避,有益的“跳槽”可另谋新的岗位,再自我反省,吸取教训。
No.20 外出旅游思想压力过大,不妨在家属、朋友的陪同下,做短期外出旅游。秀丽的祖国山河,定会使你心醉。此时此景,你的一切忧愁和烦恼早已飞到九霄云外了。
编后语: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心理压力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4 20:09:05 | 查看全部
抑郁症是第二大绝症,多多关注,平时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防止抑郁症的发生。感谢老师精彩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5 08:55:43 | 查看全部
感谢朱老师让我们分享了这么实用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5 08:56:07 | 查看全部
朱老师真给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