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把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在加强教育、从严治党、强化督导考核上下功夫。
突出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将法治思维当作武装头脑的“方向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施依法执政、严格按法律制度办事,最基本的前提是树立法治思维,信仰法治、坚守法治,把法治精神、法治观念熔铸到头脑中。当前,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党员干部法治观念不强,习惯于拍脑袋决策,有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的办事不公、优亲厚友、徇私枉法,有的套取挪用扶贫款救济款,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党员干部法治思维的严重缺失。要把法治教育贯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把法律法规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培训内容。要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把基层党组织书记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培训的目标和重点,采取集中办班、案例剖析、现身说法等方式,提高党组织书记带头遵守法律法规的自举性和依法办事的本领。要抓好普法教育,通过法治故事宣讲、法治电影巡映、村村设立法律顾问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筑牢广大群众遵法守法的思想基础。
突出从严治党,让党员干部成为模范遵守党纪国法的“风向标”。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风成于上,俗行于下。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只有坚持从严治党,严格规范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的言行,才能使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学法、带头守法,成为遵纪守法的表率,才能引导群众从内心认同法治、信仰法治,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之风。要突出抓好“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健全谈心谈话、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等制度,使党组织书记在思想上始终绷紧制度规定这根弦。要严把党员入口关、出口关。发展党员要坚持政治标准,深入一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实把遵章守纪、群众威信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发展入党。要畅通党员出口,出台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规定,把不合格党员及时清除出去。要对民主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进行规范、完善,充分发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提高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坚持完善民主集中制,健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的体制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向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确定为重大决策事项的法定程序。同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
突出督导考核,让法治建设的成效作为评判党员干部实绩的“度量衡”。督导考核具有较强的激励约束和导向作用。在政绩考核、领导干部选任上要突出法治内容。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作为选任干部的一条基本原则始终不渝地坚持。要注重选拔那些遵章守纪、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干部,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法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强化考核的同时,加大对基层的人力、财力投入,建立稳定的基层党组织运转经费,为基层党组织开展服务、推进法制化建设提供良好条件。创新载体,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树立法治意识。充分发挥好驻村联户干部作用,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做好法律的宣传教育和各种服务工作,让法治精神宣传到千家万户,让法治信仰根植群众心中,努力把法治建设落到实处。(作者系中共汶上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