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5|回复: 3

[转]书法艺术(七)

发表于 2014-12-17 09:35: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抒情扬理明末与清,美学主潮以抒情扬理为旗帜,追求个性与发扬理性互相结合,正统的古典美学与求异的的新型美学并盛。清代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同时分为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
  明末书坛的放浪笔墨,狂放不羁、愤世疾俗的风气在清初进一步延伸,如朱傅山等人的作品仍表现出自我内在的生命和一种不可遇止的情绪表现。这一点在中期“扬州八怪”的身上又一次复现。
  与此同时,晚明的帖学也同时进一步光大发扬,姜英、张照、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等人在刻意尊传统的时候,力图表现出新面貌,或以淡墨书写,或改变章法结构等。但由于帖学长时期传承,未有很好地加以清理、认识和调整,某种积弊也日益加深,这就使帖学的颓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正此时,金石出土日多,士大夫从热衷于尺牍转而从事金石考据之学。一时朝野内外,学碑才趋之若鹜,最后成为清朝书坛的发民主流。加之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大力张扬,碑学作为一种与帖学相抗衡的书学系统而存在。当时著名的书家,如金农、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 张裕钊、康有为等,纷纷用碑意写字作画,达到了尽性尽理、璀灿夺目的境地。可谓是中国书法文化的一再景观。如果说,帖学家们力图寻找质的愿望没有实现的话,那么这种愿望在碑学那里实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09:36:07 | 查看全部
  相关信息
       在书坛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书法艺术升华到观念变革的高层次,这无疑是迈了一大步。书法现代性并不是简单地取决于书法艺术的形式、结构、线条等外在面貌,而是取决于内在精神的现代化。书法现代性的精神是指,当代书法艺术所体现、传导的现代社会的价值趋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09:40:18 | 查看全部
欢迎各位老师欣赏、阅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2 08:57:16 | 查看全部
感谢各位老师的支持和欣赏!冬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