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记者宋宝军)最近几天,承德顺诚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张丽艳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因为在双桥总工会的法律援助下,她哥哥终于拿到了肇事方和保险公司给付的交通事故赔偿金。原来,今年4月份小张的哥哥被车撞了,肇事方和保险公司在支付1万元治疗费以后,就再没有照面,小张急得一时间没了主意。今年7月16日,在双桥区总工会开展的每周三法律援助接待日活动时,小张怀着试一试的想法,请教了值班的专职律师张国兴。在几位律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法律手段,替她哥哥拿到了赔偿金。“以前遇到交通事故这样复杂的法律援助案件,我们都感到力不从心,现在有了专业律师帮忙,我们心里的底气足多了。”双桥区总工会工作人员杨大鑫告诉记者。
据介绍,双桥区有非公企业4千余家,在职职工3万余人,其中在册困难职工1800余人,农民工2万多,为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双桥区总工会积极探索建立多维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努力为广大职工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法律援助服务。
牵手律师,维权更专业。该区总工会于2004年开始与承德5家律师事务所建立了联系,聘请38名律师分别与全区5镇7街道建立了定向法律援助关系,并在河北承天律师事务所设立了“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民工维权服务站”。今年4月份开始,建立了法律援助律师接待日制度。每周三,都会请专业律师坐班一天,为职工提供咨询和代书服务,为需要进行劳动争议调解或申请代理诉讼的当场办理援助手续,对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全部免费。平时遇到比较复杂的法律援助案件,也都随时请律师来帮忙。仅今年律师接待日活动,共为广大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60余人次,代写法律文书3份,免收各项费用3万余元。
联调机制,维权有保障。该区建立了市、区、镇(街道)和企业“四级联调”机制;区总工会与市、区两级法院建立了联调机制,有4人被市、区两级法院聘为劳动争议特邀调解员;区总工会与团区委、区妇联等部门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形成“一方有事,八方援手”大格局;在双桥区职工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援助窗口,随时接待、受理法律援助案件。多部门、多渠道的法律援助机制,为维权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据统计,几年来,双桥区总工会先后为30余名农民工追讨欠薪30余万元;为外省在承务工农民工协调工伤赔偿20余万元;累计接待咨询服务520余人次,代书40余件,参与调解100余件,提供诉讼援助60余件,非诉讼援助30余件,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累计减免各项费用3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