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2|回复: 1

借鉴“失信黑名单” 减少游客“不文明”

发表于 2014-12-17 17:09: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借鉴“失信黑名单” 减少游客“不文明”
  近日,4名中国游客在亚洲航空曼谷飞往南京的航班上出现了“打空姐”等不文明行为,涉事游客已受到罚款及支付赔偿的处罚。(12月14日《京华时报》)

  先撇开事由争论起因不议,像这种在涉及公共安全的场所,游客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罔顾其他游客安全让全航班旅客担惊受怕而“恣意妄为”,这种行为应该严令禁止。这 4名中国游客的行为显然已危及社会公共安全了,对这种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绝不能姑息。

  当中国正在努力构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之时,却有个别游客踏出国门时只带自己的陋习,而丢掉了“文明”,素质之低让行人“大跌眼镜”,让其他游客嗤之以鼻。近年来“中国游客”都快变成负面新闻代名词了,在新闻上经常可以看到个别中国游客在国内外景点扎堆大声喧闹、胡乱丢弃垃圾、随地小便甚至大闹机场事件屡见诸报端。

  究其原因,有些人从小缺乏规则意识,习惯我行我素,个人行为举止不遵守公共准则,认为平时只要不违法就可以恣意妄为;殊不知,个人行为一旦影响他人、危及公共安全就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另外,这也是缺乏公民责任意识的体现,这种行为以自我为中心,而不考虑公共影响。如何才能让游客的素质与大国形象相匹配呢?这恐怕任重道远,除了加强文明教育,提高素质水平外;还可对这些不文明行为引入“惩戒性制度”,将不文明行为列入黑名单,对这些影响公共安全的不文明行为进行适当惩戒性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以往简单的口头教育。

  其实,最高人民法院去年建立的失信人黑名单制度可以借鉴,将这些不文明行为纳入“失信人黑名单”当中。比如自失信人黑名单库建立以来,进入黑名单的“老赖”已有70多万人,之后列入失信黑名单的人主动还款的达五分之一。此举说明将个人信用与其生存空间挂钩的“失信人黑名单”制度起到了效果。其实,此举同样适用于这些游客不文明行为,将不文明行为纳入黑名单中,让他们的不文明行为记录在案,进而跟他们的工作生活直接联系,这样的话不文明行为才有可能越来越少。 (陈维澈)(广州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2 08:48:50 | 查看全部
感谢各位老师的支持!冬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