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17 21:36:16
|
查看全部
有人问,按规定,这笔钱就是他的,让他放弃,他心服吗?朋友答:“这没办法。
如果我坚持据理力争,那么以后的日子会很难过,也许会被挤到效益更差的支行去,到时候想拿这四分之一也未必有。”这才是明白人。作为职场中人,能够判断出眼前的决定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是很重要的素质。很多时候,暂时放弃眼前的利益有利于未来发展。第二个例子中的客户经理虽然受到了以显规则为标准之下的不公平待遇,但是他所做的牺牲会使他日后与上司的合作更加融洽。
上司如何避免误伤忠良?
揣情摩意——教你辨识好下属行为心理学家水思源认为,辨识下属到底是“野心”还是“上进”其实有章可循:如果一个人的价值体现、能力口碑等都远低于KPI指标,但是主观上“进取心”很强,对权力、薪酬都极有占有欲,便是“心比天高力比纸薄”的“野心家”,反之,如果一个人的表现远超KPI指标要求,那他对职位和薪酬的高要求就很正常——这是努力进取的人应得的回报。
水思源把职场人分为主动进取和安于现状两类,前者想要向上发展或另谋高就,会亮出循规蹈矩或者不择手段两种风格,视情况选用不同的策略;后者则是给多少任务、待遇就做多少事,其中有些人具有稳定的职业水准,有一些则表现时好时坏。为了明辨地判断自己的手下属于哪种类型,水思源提出三个心理学层面的步骤:其一,量权,即判断其能力条件;其二,揣情,即琢磨对方的心理;其三,摩意,即刺激对方内心,根据其外在反应来验证前面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第一步“量权”的结果可以通过KPI等硬性指标显示出来,而第二步和第三步则相对模糊,水思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的心理状态,首先要把握时机,关注喜、厌、哀、乐、怒、惧等心理活动最激烈时的真实流露,对于那些意志坚强、不为喜怒所动的人则要采取迂回战术,从其平时亲近的人口中了解他的心思。同时,需要长期观察其言行、表情、态度、喜好等外部表现来判断其内心实情。第三步“摩意”则涉及到高端的处事技巧,其具体概念可以以齐国田婴的故事为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