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08|回复: 0

“假唱禁令”不能“假唱”

发表于 2009-6-9 20:53: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09年06月09日 00:00:40  来源:新华网  


    邓 为

    文化部近期将部署在各地严查假唱、假演奏行为,并将出台营业性演出中新的防止假唱的管理条例和惩处办法。据悉,2005年文化部曾颁布条例细则对假唱问题提出处罚规定。但颁发至今,尚未实施一例处罚案例。(6月8日《人民日报》)


     在营业性演出一直存在的诸多弊端中,假唱是影响最为广泛也是最为人们所诟病的痼疾。然而,在有关假唱的报道和批评声音不断的情况下,竟然没有一例假唱被处罚,也堪称奇事。监管部门又在做些什么呢?   

    如果说一些演艺单位和歌手慑于文化部的严厉规定,从而“弃假改真”,彻底与假唱绝缘,倒也可以理解。可是,如今的娱乐圈的自律程度还远远未达到“未实施一例处罚案例”的高标准,而之所以没有处罚案例,原因仅在于“取证困难”。

    如今在几大著名搜索网站输入“假唱”这一关键词,很多被网友质疑和批评的假唱事件很快就可以搜出来,有关假唱的证据,在很多网站也有提交。其中一些假唱的行为,可以很清晰地在网络视频中得到验证。看来现实中假唱事件并不少,而且一些假唱行为和证据也早已被网友们清晰地“取证”,难道文化部门还比普通网友更缺乏对假唱行为的“取证”能力和手段?

    事实上,文化主管部门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慎重处理假唱行为和有关责任人,其做法可以理解,毕竟一项处罚决定的出台会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甚至是歌手的艺术生命和演艺公司的存亡。但面对网络上众多对假唱行为的指证,文化部门简单地用“取证困难”来解释,显然不能让公众满意。  

    如今,文化部门又将开始新一期的严查假唱、假演奏行动,但面对四年时间一无所获的“成绩”,又如何能让观众相信这次一定是严查呢?面对广大观众的期盼,“假唱禁令”千万不要也变成“假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