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杨冲富,男,42岁,家庭总人口4人,家庭年收入10000元,存在问题和困难是妻子重残、生活困难大,主要诉求是希望政府能给予帮扶。”这是记者在陆良县龙海乡树搭棚村委会的户情台账本上看到的一页户情单上的部分信息。针对杨冲富存在的问题,所在村委会让他享受了低保;村委会的负责人还隔三差五地到他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近日,在记者走访龙海乡部分村委会的过程中,每到一处,都能看到规范有序的村情户情台账本。随手翻开,每一村每一户的情况都清晰明了。扣准民情抓党建,让龙海乡党委在抓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解决好了“为谁服务,怎么服务”的问题,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抓得准、抓得实。
“入户结亲”——知群众之所需
龙海乡党委通过“入户结亲”的方式,让全乡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进村入户,收集了解群众的需求。在“入户结亲”过程中,全乡被划分为10个党建区域、42个村支部、69个联系片区,由该乡全体机关干部、10个专职帮扶工作组和25个帮扶站办所,共计100多名机关干部、709名村(机关)党员帮扶联系6512户群众、重点项目13个。
该乡统一印制了联系服务卡、民情台账本,干部每走访一户,做到家庭情况、困难问题、致富愿望、矛盾纠纷、意见建议“五必问”。对群众提出的各类困难问题,入户干部能及时协调解决的就立即协调解决;个人不能解决的,便录入民情台账,最终梳理后集中解决。
在充分掌握群众需求的基础上,龙海乡党委把服务落实在解决一件件小事、一件件实事上——
该乡林业站干部在大新村入户调查时了解到,从大新村到古都依有5.6公里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两村的群众迫切希望将公路硬化,乡林业站干部把这一情况及时反馈给了乡党委、政府。针对这一实际问题,乡党委、政府多方筹措资金170万元,对两村之间的道路进行了硬化。
该乡烟办干部在大竹园村委会入户中发现留守儿童过多、学校建设资金短缺,便动员村委会把积攒了6年多的10万元钱拿出来用于学校建设。为了保证86名留守儿童的安全,村委会腾出办公用房让幼儿园搬进了村委会,由村委会值班干部负责学生的人身安全,把村委会变成了“留守儿童之家”。
来源: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