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5|回复: 0

企业价值观念形成的四个阶段

发表于 2014-12-18 21:02: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先是倡导阶段。

    这一般是企业高层领导人对这个企业经营中的九对关系中的某个或者全部,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之后,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处理协调这相应关系的标准和要求,这就形成了他个人的相应的价值观念。为了谋求这种价值判断的实现,他一方面会不断地向他人讲说这种价值观念,以让他人认知、理解、并最后接受,成为每个人行为选择的指南和标准。另一方面又会谋求把这价值观念用警句、格言,准确、形象、简洁地表达出来,以便让人容易理解、记忆和传播。

    其次是泛化阶段。

    这时企业的大多数人,已理解企业高层领导人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也准确地把握了其内在含义,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要以这种价值观念为选择的依据和判断的标准。企业领导人为了让这种价值观念变成企业所有人的行为准则,会对由相应价值观念提炼的警句、格言所表达的价值关系进行反反复复地灌输,从而让企业员工逐渐接受警句、格言所表达的价值观念,并内化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然后是标准化阶段。

    这就是把这种价值观念所表现的标准和要求,直接转化为强制实施的规章制度。即把警句格言所表达的价值观念变成每个人的行为标准,与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迫使企业员工按照这种价值观念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这种警句、格言所表达的价值观念,不仅是嘴上说说,而且要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上。

    最后是习惯化阶段。

    不但重复的警句、格言所表达的价值观念,变成人们的行为规范要求之后,只要延续一定的时间,它就会变成人们所自觉遵循的一种习惯。因为由价值观念转化成的制度规范,把价值观念的要求与每个人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了,使每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按照由这相应价值观念转化来的制度规范来选择自己的行为。当这种外在强制经过长时间地反复后,也就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形成近似本能的反应,就像熟练的汽车驾驶员遇到特殊情况,不用思考,手脚就会自然而然地采取相应措施一样。

    到这时,也只有到这时,企业领导人个人的价值观念才转化为由他所领导的企业所共有的价值观念,成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

   
来源:总裁网  作者:舒化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