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59|回复: 8

狠反习惯性违章夯实安全根基

发表于 2009-6-10 09:33: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狠反习惯性违章夯实安全根基
     郑言
    【情景捕捉】习惯性违章要人人喊打(特殊的班组安全主题会)
     6月8日上午,笔者应邀参加了中石化胜利油田下属企业采油一队召开的以反违章为主题的班组会。
     “今天,我们就是要哪壶不开提哪壶,说说习惯性违章现象和带来的危害,”主持会议的队长张平舟一上来就直奔主题:“就是要摆摆我们身边的习惯性违章,让大伙引以为戒,提出反违章的高招。”
       “记得那天风比较大,当我弯下身清理增压泵卫生时,我的工衣最下面的扣子扣错了位置,被一阵风吹进了电机防护罩,工衣下角差点被高速运转的皮带缠了进去”事情虽然已过去了半年,“90后”职工王宏亮仍然不堪回首,“幸亏我动作快使劲拽,才避免酿成大祸。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怕。”
   “去年有一次我是正对着阀门操作分配器阀门时,由于阀门老化,高压蒸汽从阀门盘根直刺出来,幸亏刺出的汽量很小,而且我按规定穿了防护服,戴着防护镜,不然我可要毁容了。”水处理岗的李雅菁至今还心有余悸。
     “我看小王以前有时图潇洒干活时还在听MP3,夏天有时不穿工衣就去干活,扣子扣错位置也不止一次,我纠正他好几次都没有改过来,”年近50岁退休老班长王聚同皱着眉头说,“要不是出了那次险情恐怕很难改,看来习惯性违章是很顽固啊”。
     “那天看到张立群的工鞋烂了,脚趾都快露出来了,我知道他比较节俭,其实是有侥幸心理,根子还是习惯性违章,可不能为了节约搞违章把小命丢了”陈连发揭发道。
  “我节约还错了吗?站长抓住我的‘小辫子’后不由分说就扣了我半个月的奖金,这不是不教而诛吗?”张立群还有点不服。
     一直在埋头负责记录的高压岗汪海涵比划着说:“今天大伙摆出多种习惯性违章行为及其危害,我认为除了像以前那样对违章现象进行必要的处罚外,还要像今天这样晓以厉害……”
  “今年大伙讲的违章例子就是活生生的教材!造成职工习惯性违章的因素很多,但大伙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也提出了好的建议,明天每个人都要写出书面体会放到队上的网页上,让更多的职工吸取教训和经验”张队长最后下达了指示。
        班组会结束后,笔者与张队长作了进一步交流,他认为,从主观上说,习惯性违章现象带有明显的故意性、习惯性和顽固性,既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又是一个工作态度问题。现在有一部分员工不能够很好地摆正质量、速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在没有导致事故而尝到“甜头”的情况下,违章操作一再实施,养成习惯性违章。更为严重的是,个别班组长工作责任心不强,对一些“习惯性违章”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长了员工对习惯性违章见怪不怪……
     “还是要立足于培训教育特别是开展违章事故案例教育,做好标准化操作培训,而不能搞以罚代管,形成对习惯性违章人人喊打的氛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夯实本质安全基础。”张队长的话让笔者陷入了深思之中。

      【笔者评说】铲除习惯性违章打牢本质安全基础

        无数血的教训证明,习惯性违章——也就是“低老坏”现象,是威胁施工作业安全的一大杀手。 习惯性违章往往是造成事故的真正元凶。习惯性违章是谈论安全绕不开的话题。
        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在日常工作中那些不按照规程措施要求而进行作业和操作的违章行为和工作习惯,它是引发责任事故的“幕后黑手”。
        那么习惯性违章到底是怎么形成习惯的?究其原因,人们常常将其概括为安全意识淡薄,“图省事,闯大胆,碰侥幸”。违章是事故的隐患,但并不是每次违章都会造成事故。时间久了,有的员工逐渐产生麻痹思想,心存侥幸,总觉得没事,于是养成了只相信经验的习惯,把安全规程、预防措施丢到了脑后。长此以往,早晚要造成事故。
        有不少人认为,习惯性违章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个人的小习惯而已;企业只要多些监督,加上个人再多点注意一点就行了,没有必要拿来小题大做。 问题就在于我们总是轻视和忽略小事情,因此才有少个铁钉失匹战马,丧失一匹战马死掉一个将军,死了一个将军失掉一个国家的悲剧,这就是“蝴蝶效应”!习惯性违章的确是生产过程中一棵根深蒂固的毒苗! 现实中的经验和一串串血的事实告诉我们:反习惯性违章是安全工作的一根主线。 牵好了这根线,企业和员工才会太平顺利、无缺无憾,实现安全。
        当前习惯性违章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习惯性违章人员的主要群体是青工,缺乏经验,不知深浅。二是严重违章逐年减少,一般性违章相对增加。三是作业工序、环节多的单位习惯性违章现象相对严重。四是个人文化程度的高低与习惯性违章的发生成反比。
  探究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痼疾难除的根源,主观原因是当事人的错误认识。而从客观因素来分析,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员工文化素质不高,认识问题、思考问题不全面、不充分、不理性。二是作业环境枯燥,容易使员工产生生理和心理疲倦,滋生麻痹松懈思想和取巧心理。三是社会环境影响,致使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走样。四是家庭问题影响,使人思想情绪波动,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导致行为失常。
  统计表明,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班组,而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造成的,因此,只有彻底铲除习惯性违章,才能真正打牢本质安全基础,使我国频发的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最主要的工作有以下三点:
        首先,立足于培训教育特别是开展反违章事故案例教育。通过事故案例分析,对违章现象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找出内在规律,总结经验教训,邻家失火烧火我查灶,让他人的事故教训变成自己的财富,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形成有效“反习惯性违章”的大气候环境。聪明的人是在他人的身上吸取教训,而愚蠢的人是在自己身上吸取教训。
        其次,深入开展标准化操作培训。通过培训让职工搞清楚什么是规范操作,什么是习惯性违章操作,对日常生产管理的各项操作建立标准化操作法,如请熟练的工人老师傅做好导师带徒,应用光盘培训、现场示范等方法,形成标准化操作系列,成为职工学习的教材,进行强化培训,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对待。
  再其次,加强员工管理,杜绝以罚代管的现象。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人性化管理应用到反违章工作中,克服抓违章罚款代替管理的不良现象,代之以严格的制度管理和必要的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培养员工按章操作意识,开展“我当安全员”活动等,相互监督,齐抓共管,将违章行为甚至轻微违章纳入到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不遗余力地将培养标准化操作习惯作为班组管理一项系统工程来实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0 10:48:18 | 查看全部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0 11:17:13 | 查看全部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0 14:15:23 | 查看全部
支持顾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19:55:02 | 查看全部
修改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0 23:36:31 | 查看全部
顾老师的稿件篇篇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0 23:41:22 | 查看全部
学习顾老师的好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06:14:11 | 查看全部
孙老师早上好,略作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1 09:25:38 | 查看全部
看了顾老师的稿件,感触很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