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省首家天然富硒农产品协会、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之乡、中国富硒蔬菜生产基地、中美国际合作项目“硒水平与中国农村老年人群认知能力研究”现场考察点……一块块金字招牌,相继落户淄川区寨里镇,使寨里镇的农业与富硒结缘、助飞。“这是寨里镇依托资源找出路,立足产业谋转型,农民增收抓亮点带来的新理念转变。”镇党委书记刘鹏飞说。
权威部门的检测,健康老人的印证,使寨里镇利用天然富硒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使富硒农业逐步产业化,农民的口袋逐渐变得“鼓”了起来。
产业升级倒逼绿色转型
“过去说起寨里镇这里的产业结构,都知道是‘五大片’:红一片是烧砖烧瓦,黑一片是挖煤炼焦,白一片是石灰窑,黄一片是硫磺炉,灰一片则是烧水泥。仅我们村就有2处砖厂8个小煤井,还有石灰窑水泥厂。那时候的环境跟现在没法比,到处尘土飞扬。”淄博长金富硒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肖长金回忆说。“再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咱不能一直靠卖资源糟蹋环境过日子啊,得给子孙后代留下点财富。”
资源的日益枯竭,污染企业的壮士断腕,使地方经济遭遇重创。如何寻找商机?2003年6月至2014年11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6次来到寨里镇莪庄村等10几个村庄采集土壤、饮用水、小麦、玉米及65岁以上老人指甲头发等样品进行硒元素含量检测,结果显示该区域硒水平含量平均值较高,所种植的农作物符合中国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硒含量指标,具备防癌抗癌的保健效果。
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2009年6月,莪庄村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下,率先开始种植大棚蔬菜,由地下挖金转为地上掘金的道路。
政府牵头搭建服务平台
2014年6月13日,寨里镇党委政府牵头,集合30多家企业、合作社发起成立了山东省首家天然富硒农产品协会——淄川区富硒农产品协会。9月18日,以寨里镇牵头,共同促成淄川区通过了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之乡、中国富硒蔬菜生产基地评审。
“市场能做好的事,放手让市场去做。市场做不好或是市场不能做的事,由政府牵头协调。”寨里镇党委书记刘鹏飞说。“天然富硒是寨里镇的优势资源,如何发挥好这一优势,培育健康的市场环境,打好招商引资这张牌?镇党委政府牵头成立省内首家天然富硒农产品协会、打造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之乡、中国富硒蔬菜生产基地,发挥政府对市场监管调控职能。”
富硒农产品协会成立以来,坚持“四免费”,即免费提供种苗、免费提供有机肥、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免费提供耕种机械,为会员提供技术和市场信息支持。同时依托淄川区检验检测中心,制定了富硒产品标准,初步构建起淄川区富硒产品标准体系和富硒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注册了富硒农产品标志,规范富硒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使用“淄川富硒”标识,引导企业树立诚信意识和质量意识,凡不符合硒含量标准的产品不得使用“淄川富硒”标识。
多方互动铺就“硒”望之路
目前,在寨里镇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参与“天然富硒”这一品牌的人越来越多,天然富硒这一特色产业也越做越大。近年来,寨里镇在中西部2万亩富硒土地上共成立长金蔬菜专业合作社等30余家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初步形成了万亩富硒产业园,累计投资2200万元,建成31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和1个面积4500平方米的钢结构智能大棚,年产富硒蔬菜、水果18万公斤,带动4000余名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其中,仅莪庄村一个村就在2013年就实现分红30余万元,人均增收3000余元。今年,协会还主动资助村居乡村文明行动建设30万元,极大改善了村居的生产生活状况。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的淄川区天然富硒农产品展示中心业已建成开放,成为全区富硒农产品销售中心。
“今后,我们计划利用3-5年时间,新建富硒农产品公司和合作社15家以上。建成富硒蔬菜区1000亩、富硒水果区1000亩、富硒杂粮区2000亩、富硒养殖区1000亩。利用10年时间,建成万亩富硒农产品产业园。”寨里镇镇长陈义民说。
闫盛霆 张鹏飞 王鸿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