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遏制“三违”重在反
【 情景捕捉】 辨识“三违”:心有成“竹”身自安
6月10日,笔者就班组反三违话题深入中铝河南分公司热力厂重点岗位采访。
走进全国青年文明号岗位——中铝河南分公司热力厂除盐水岗位操作室,只见水系统大班班大班长王建军正在认真整理资料。
“王班长!正在看什么材料?”笔者问道。
“这是班组员工新辨识的 “三违”行为资料,车间马上要组织分析和评价。”王班长见我一脸的疑惑解释道。“所谓辨识‘三违’行为就是通过班组讨论,现场调查,查阅事故案例和有奖征集等多种形式,动员员工辨识“行为习惯”、“生产控制”、“工艺操作”、“设备检修维护”等方面,可能存在的“三违”现象。”
“你们岗位都有那些“三违”行为?”笔者转身问旁边的女工杨新慧。她流利的回答后指了指操作室门边,“你去看看,对不对?”。笔者走上前一看由衷地赞道:“您们是心有成竹身自安啊!”
据王建军介绍:近年来,热力厂先后抽调一大批技术骨干支援兄弟单位建设,补充的转岗工或新工由于缺乏经验,加之不熟悉岗位特点,对岗位独特性的“三违”行为认识不清。于是,他们从去年11月就启动了辨识活动。针对辨识出来的“三违”现象,热力厂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重点分析各种“三违”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评价其危害性,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形成对照一览表,粘贴在岗位醒目处,时刻提醒岗位员工,以便员工自查自纠违章行为,并为安全检查者提供检查依据。目前,该岗位员工辨识岗位共性“三违”行为3项,岗位差异“三违”行为11项。
随后,笔者又深入到锅炉、汽轮机、电力调度等岗位上,特别留意对照一览表,它粘贴在岗位显著位置,它仿佛像一个个红色的警钟,时刻提醒着员工上岗时注意安全!
【笔者评说】遏制“三违”需齐动员
据统计,目前安全事故中, 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班组,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行为造成的。如何遏制“三违”现象?关键是要全面动员,形成人人喊打的局面。在采访中,一些班组长和员工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为企业遏制“三违”现象,保障安全出谋划策。
首先,要做好宣传倡导工作。层层召开反“三违”动员会,阐明反“三违”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充分利用板报、电视等媒体,动员全体员工参加到反“三违”工作中,投身于“三违”行为辨识工作。
其次,要结合岗位特点,修订规章制度。结合国家、行业作业标准和规范,调查、了解各岗位的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在“三违”行为辨识工作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及各岗位《安全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检修维护规程》,明确岗位员工科学、正确的作业行为,提高操作技能,遏制“三违”现象。
第三,要强化学习培训。要分层次开展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知识、事故案例分析及岗位《安全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检修维护规程》等培训工作,提高各级管理者的安全管理综合素质及岗位员工的作业水平。
第四,要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分析工作。企业在保持一定的检查频率的同时,重点要对检查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引发“三违”的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三违”现象。
第五,要严肃处理违章行为。对检查中发现的“三违”行为严格按照绩效考核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重复发生的岗位、人员和行为及加倍处罚,并对“三违”行为予以曝光。(肖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