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建立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涿鹿县2014年深化财政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通过“四举措”积极构建贯穿预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2014年,全县预算绩效评价范围涉及三农、文化、社保和教育等15个领域,资金规模达1500万元,有效促进了财政资源配置。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出台《涿鹿县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将绩效理念渗透到预算编制、执行等各个环节及专项资金管理全过程。先后制定《涿鹿县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和《涿鹿县财政局2014年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目标、管理对象、重点范围和实施步骤。初步形成了事前确定预算绩效目标、事中实施绩效跟踪、事后进行绩效评价及其结果反馈应用的全过程绩效管理新机制。
二是完善指标体系。将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细分为共性指标体系和个性指标体系。共性指标体系参考使用推广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个性指标体系则根据全县专项资金使用的不同领域而体现差异性,指标选择上注重投入产出理念,突出绩效导向。
三是执行绩效监控。严格执行预算执行进度定期监测制度。每月末,通报各类公共支出预算执行进度,分类查找原因,促进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均衡性。
四是加强结余管理。严格执行“当年预算当年执行完毕”的规定,对确认已无法支出或无需支出的部门结余,一律注销收回总预算统筹管理。对依规注销后根据情况必须继续安排预算的项目,由部门重新申报纳入预算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