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北京日报
12月20日,一辆动车行驶在成绵乐客运专线罗江东至德阳站区间。新华社发
综合新华社报道 从“科技城”绵阳到“天府之国”成都再到“旅游胜地”乐山……20日,我国西南地区首条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成(都)绵(阳)乐(山)铁路客运专线建成通车。线路开通后,成都至江油的运行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05分缩短至1小时14分,成都至峨眉山的运行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12分缩短至1小时22分。成绵乐客专正式投运,打造出了一条穿越成都平原最方便、最快捷的新通道。
千古蜀道驶入“高铁时代”
据成绵乐客专承建单位——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成绵乐指挥部总工程师李双军介绍,该区段14次跨越河流,16次跨越高等级公路,5次跨越既有铁路线,施工难度大,安全要求高。在机场路5.5公里的城市高铁隧道施工中,运用了多项新技术,特别是在西南地区首次实施桥梁桩基托换技术,对影响隧道施工的墩身或桩基进行托换,成功实施十处桩基托换,没出现任何问题。
据成都铁路局介绍,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自江油起,经绵阳、德阳、广汉、成都、彭山、眉山、夹江、乐山至峨眉,全长314公里,设江油、绵阳、德阳、广汉北、成都南、双流西、眉山东、乐山、峨眉山等21个车站。建设标准为客运专线,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运营初期开行动车组17对。
成绵乐客专运行标志着千古蜀道驶入“高铁时代”。
“中国已进入高铁时代,但在四川乃至西部大多数地区仍是高铁的‘空白地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程中兴说,四川是西部特别是西南地区各种要素和商品的集散地,要从“西部终端”变成“西部中枢”,从内陆盆地变成“开放门户”,四川不仅不能“缺席”高铁,更要加快建设。
作为汶川灾后重建重大交通建设项目,成绵乐客专建成后将成为西安—成都客运专线的连接点:向北延向广元、西安,与郑西、京广高铁相连,形成成都至北京8小时快速客运通道;向南延向宜宾、贵阳,连接贵广铁路,形成成都至广州6小时快速客运通道。
支撑盆地“逆势崛起”
近年来,以中心辐射周边的城市群经济,正成为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区域发展主要形态。
围绕成都涵盖德阳、绵阳、眉山、乐山等城市的成都平原经济区,是西部自然禀赋最好、人口承载力最强、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沿线人口3000万,GDP占全省51.4%,人均GDP为全省平均的1.88倍。”成绵乐客专可研报告显示,这条铁路串联起了四川经济最为发达和最具活力的产业带,沿线密布电子信息、科技、重工、农业深加工和旅游等四川经济“拳头产业”。
“四川新近打造的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车等五大高端成长性产业都积聚在成绵乐沿线,这是四川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后劲所在。”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戴宾说,以成绵乐为牵引,以国家“科技城”绵阳和“IT重镇”成都为创新策源,成都平原将形成一个新的“1小时经济圈”,成为四川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
江油市委副书记陈琦最近一直在“盘算”着成绵乐客专缩短的“时空距离”。他说:“人口流动的便利,将带来投资和生活的自由,原来不容易被关注到的小城,也将被放到和成都一样的平台上供市场选择。包括江油在内的沿线19个县市区都将迎来更多的平等竞争机会。”
开启百姓别样幸福梦
成绵乐客专不仅给成都平原经济区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悄然改变着百姓的出行,成就了同城化的“幸福生活”。
36岁的袭著勇在绵阳工作多年,妻子带着3岁多的女儿和老母亲在成都生活。从2004年至今,两人就过上“双城生活”。
“总觉得自己对家庭亏欠挺多,孩子成长需要父亲的角色,以前每到周末,要么是妻子开车到绵阳,要么自己坐大巴车回成都。现在高铁通了,就能每天回家了。”袭著勇说。
到江油“寻觅”诗仙李白,到成都“一览”诗圣杜甫,再到眉山“体验”大文豪苏东坡,成绵乐高铁客专沿线让文化瑰宝“一日游”成了现实;到广汉饱览三星堆遗址,到成都“品味”金沙文化,再到乐山游历峨眉山,顶级的旅游景区也因高铁仿佛“浓缩”到了一座城市里。
高铁打造“同城生活”,这就是百姓的别样幸福梦。
(来源:北京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