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77|回复: 1

贫困让我更早懂得自己的责任

发表于 2009-6-11 18:09: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贫困让我更早懂得自己的责任
学生吴酬飞从农民工到硕博连读生的感人故事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他,7年前参加高考超出重点线17分,却因家庭贫困,不得不辍学去广东打工;打工两年后,他重新考上大学,但还是因为贫困再次面临辍学,后来通过学校“绿色通道”完成了注册手续。

  他,大学四年没有向家里要一分钱,所有学费、生活费全部依靠勤工俭学和奖学金来解决,还要经常寄钱回家,照顾贫困的父母。

  他,刚接到通知,从160多名报考学生中脱颖而出,被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食品科学专业录取为今年惟一的一名硕博连读生。

  对于贫困,他这样认为:“当你微笑着面对贫穷的时候,贫穷就成了一笔财富;贫穷给了我比别人更多的生活体验,他让我更早地懂得了自己的责任;除了奋斗,我别无选择。”

  他叫吴酬飞,浙江林学院生物技术021班学生,再过几天,他将是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的硕博连读生。现在回想起来,他还是不敢相信,经常晚上兴奋得睡不着。

  记者看到吴酬飞时,他正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一身简朴整洁的衣着。今年26岁的他,由于曾经辍学的缘故,比同班同学都要大上几岁,但是看上去十分精神。

  广东街头做了两年民工

  1999年7月,吴酬飞从江西省玉山一中毕业,他的高考分数高出江西省重点分数线17分。由于当时还没有助学贷款等政策,而他的家庭经济极其困难,他最终流泪决定: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前往广州打工。

  记得去广州的那一天,父母第一次去了火车站,只为了送他上火车。在火车快开的时候,他咬牙对父母说:“三年以后,我一定会努力做出成绩回来见你们的。”在火车上,他第一次哭了:毕竟,自己本来应该是个大学生啊。那一晚,他的父母也哭了一夜。

  到了广州,他才真正知道在外面做民工的不易:整天在工地里挥汗苦干,即使每天从早累到晚,收入也不高。曾有一次,他连打个电话给朋友的钱也没有了,只能走10多里路回到住宿的地方。

  从1999年8月到2001年10月,在广州打工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先后做过工地小工、在保险公司做过保险、在眼镜公司做过营销。2001年秋天,他的一位广州医学院的朋友告诉他“社会上的人也可以参加高考了”。为了实现梦想,他带着打工两年多赚下的6000元钱回到老家,进入了补习班。虽然已经有两年多时间没碰过书本了,他依然考上了本科。

  山坡那块石头他一坐四年

  2002年的那个秋天,他带着仅剩的1100元钱来到了浙江林学院。他知道,只有这点钱,是无论如何上不成大学的,他再次面临辍学。幸好,学校了解情况后,帮助他从“绿色通道”完成了注册手续,只交了665元钱住宿费就先入了学。开学后,他向学校递交了助学贷款申请,每年4000元。

  “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把对知识的渴求全部投入在了我的学习中。”虽然生活上有困难,但是他从来没有放松学习。为了把逝去的时间夺回来,他坚持每天早上5点半之前起床,到学校图书馆旁边的小山坡上读英语;晚上晚自修后同学们在寝室里看电视时,他在寝室阳台再看上一个小时的书。一年四季,天天如此。

  学校山坡上的那块石头,一直是他的“御用专座”,他一坐就是4年。夏天,天气热,他就拿个书本扇风,蚊子多,他就穿长袖;冬天,外面寒风凛凛,书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回到左手。每年冬天他的手都冻得跟馒头差不多,严重的时候,手上还裂开一道一道的伤口。大一时,他就把大学四册英语课本全部背得滚瓜烂熟,英语成绩从高考的68分(总分为150分),提高到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的78分(总分为100分)。

  艰苦的四年,让他获得丰厚的回报:他始终保持班级成绩第一,先后两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一次校三等奖学金、一次国家一等奖学金、一次育才助学金;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18:11:45 | 查看全部
农民工的榜样,为他而高兴,为他这样的农民工而自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