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个右派的遭遇
反右运动早有定论:反右是应该的,但规模扩大化,致使很多无辜者被打成右派。文革以后,绝大部分右派分子被平反。
1957年,中央提出了“双百”方针。就是大家熟知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讲真话,说实话。出现了一些思潮和建议与当时的观念格格不入。比如,有些人提出:共产党一党专政不妥,应该效仿西方,实行多党制、议会等等。对于这些“资本主义思潮”,中央高层领导认为性质很严重,于是反右开始。
以上是当时的大背景。小时候,经常听长辈提起右派的事情。村里就有两个右派,真正的农民被打成右派的极少极少。右派分子都是“公家人”,也就是挣工资的。
右派分子在学校是重灾区,很多教授和老师被打成右派。本文谈到的右派分子就是一位老师。他是一位优秀教师,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学校鼓动老师们提意见。“社会主义好,没有意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共产党也难免有缺点,大胆提意见。”把握不住形势,即使有意见老师们也不敢畅所欲言。“某老师,你是先进教师,你先提提意见吧。”这位老师没办法,只好发言了。他首先把共产党、社会主义夸了一番,最后说了一句一辈子都后悔的话:现在粮食少,很多人吃不饱。“吃不饱”是现实,完全是实话实说。
反右运动开始后,这位老师就因为说过“吃不饱”被打成右派。无独有偶,村里有个人在县供销社上班,也因为说过类似“吃不饱”的话,被划为右派,工作丢了,只好回家种地。受到如此打击,这位老师精神有点失常,后来老婆也和他离婚了,双重打击,他精神完全崩溃,成为一个真正的“疯子”,从此离开自己热爱的教师岗位。
后来,这位老师被平反,补发了一些工资,已经于事无补。就因为说过一句“吃不饱”的话,搞得自己身败名裂,精神失常,妻离子散。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惋惜和慨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