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5|回复: 1

[独家]朱时茂忆"伯乐"张贤亮: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

发表于 2014-12-26 22:46: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独家]朱时茂忆"伯乐"张贤亮: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
             2014年09月28日15:27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张贤亮(左)丛珊(中)朱时茂(右)的合影(来源:宁夏日报)
                           【注:稿件为人民网独家自采稿,转载请标明出处。】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易潇)“没有张贤亮,就没有今天的朱时茂。”听闻张贤亮病故的消息,朱时茂如是说。“因为电视剧《牧马人》走红,广大观众才认识了我,对此我特别感谢贤亮兄。”

“《牧马人》是我参演的第一部电影,也是张贤亮的小说首次改编成电影,是我们的第一次让我们彼此记忆深刻。”《牧马人》当年创造了1.8亿人次的收视纪录,更是让朱时茂一炮走红。“9月21日,我刚去过宁夏,但可惜没能见到老友最后一面。”说到这里,朱时茂不禁哽咽。

在朱时茂眼中张贤亮是一个活在时代前面的人,“21年前,他能够想到在经济不发达的宁夏开办影视城,作家出身的他,想法却走在我们(演员)的前面。”

“有一次我和丛珊去外地看望他,回家后他还特意寄来了羊绒毯子,这让我特别感动。”在朱时茂看来,张贤亮不仅有思想,还很富有人情味,“年轻时我喜欢抽烟,他总会张罗别人给我带几条。”这些生活上的点滴,让朱时茂印象深刻。“能做到这种程度的文学大家少之又少。”朱时茂说。

【张贤亮简介】

1936年12月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1955年后定居宁夏,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主席。

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

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恢复名誉,重新执笔后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

张贤亮在“文革”结束后开启反思文学,是对“反右运动”造成的“右派分子”生活进行文学描写的最重要的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灵与肉》、中篇小说《绿化树》、长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为人熟知,更有《黑炮事件》、《牧马人》等九部改编自其作品的电影。而他创办的银川镇北堡西部影城曾是《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作品的拍摄基地,这也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影视基地之一。

(责编:易潇、许心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4 11:52:14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