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股份动力厂创新培训模式
本报讯 日前,股份动力厂仪表科利用直炼厂大修时机,将青工培训课堂设置在检修现场,实施气动调节阀整定、数显表接线及参数设置等热工仪表教学,效果显著。同时根据仪表科人员技术能力的不同,创新培训模式,采取由下至上的“订单式”教学,对青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自玉川冶炼厂正式成立以来,仪表科输送了四位精英,仅仅三个月,仪表科新增加员工7人,占了总人数将近一半。如何快速地让这些青工成长起来,适应股份公司面临的仪表设备老化、维修量增大、人员知识结构分配不合理的严重局面,成为仪表科2014年首季最重要的工作。
年初,仪表科以公司“师带徒”活动为平台,制定了详细的培训方案。打破了以往师傅教,徒弟学的灌输式培训方式,根据青年员工上一季度的摸底考试,找出每个人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让师徒结对子,制定学习计划,确立培训主题。同时采取“分而不散”的培训,不管哪个师傅的课,谁都可以学,要求做详细的笔记,并在实验室配备最接近现场的仪表维修场景,设置故障点,以最直观、有效的方式强化培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培训教师的选择上,也摒弃了以前所有培训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讲,改为部分基础知识由中间力量挑大梁、老师傅辅助的方式进行,这样既锻炼了中间力量,也提升了新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同时提升的目的。
对于不能在实验室进行的培训,比如气动调节阀、浮子流量计的维修和DCS方面的基础知识,今年七月份直炼厂大修为仪表科青工培训提供了鲜活直观的教学素材。同时,采取“订单式”教学,即青年员工根据自身需要,主动提出培训内容,由仪表科长进行协调组织,开展相应的由下及上的反馈式学习培训,利用交接班时间,创建开放的交流氛围,展开维修大讨论活动,达到深度交流,共同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赵海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