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0|回复: 0

浴火重生  突破瓶颈

发表于 2014-12-31 23:51: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浴火重生  突破瓶颈
  3月16日,是豫光办大事的好日子。自主创新、国际首创的双底炼铜工艺核心设备吹炼炉投料试产,现场人头攒动,可以说,公司所有力量都集中在了这里。只是大家忘记了,今天也是阳极炉点火试产的日子,但却门前罗雀,冷冷清清,只因为阳极炉的技术是照搬来的大众工艺,不在大家的关注之中,这种现状一直持续到五月份。
五月本该是春暖花开,可这个不屑被人忽视的阳极炉却在一点点榨干职工的激情后,彻底爆发了。负责阳极炉的年轻副工段长王兵,满脚累伤、一脸疲倦地喊道:厂长,来这看看吧!
堵枪堵得疯狂  治枪治得彻底
堵枪,对于冶炼企业来说是家常便饭,可阳极炉四支枪的堵法却来的疯狂,直接影响作业率,制约生产。为了控制堵,他们把原来的两个人,增加到4个、5个,可来了就是苦力,常常是枪打完刚转过炉,来不及走进控制室就又堵了。工人是一想着上班,上楼梯腿都发软。“枪不停地打,炉不停地转,不能连续生产,要把人累死!”阳极炉前的职工一片怨言。
那段时间,乾坤倒转,阳极炉成了焦点,挣足了大家的眼球和汗水,连杨安国董事长也经常问起。阳极炉的专题碰头会上,堵枪如同一根干燥的羽毛撩拨着大家的内心,令人焦躁不安:为啥江铜的枪不堵,我们的一直堵呢?
按常规,他们首先怀疑压力低。“把枪的内径从22改成14。”王拥军副总经过一夜无眠的计算,把结果传达下去,可尝试后还堵。
在此基础上,赵体茂厂长又在炉砖烧损的缺口上模仿江铜抹上黄泥,试了之后竟有所好转,每次枪能打进了,只是维持时间不超过一个炉时。接着,他们大胆做了新的砖芯,将32的孔径变为42,每次装枪后,枪管与砖的缝隙用黄泥来密封,利于打枪操作。这一切做完后,枪不堵了,作业率提高了!
成绩来之不易,经过整整7个月的摸索,玉川冶炼厂又一次研究出一套属于我们豫光的特色。之后,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氧化还原打枪过程控制,细化到枪的结构、砖的材质,打枪的次数,枪打进的刻度,炉转入的深度等,将操作规程细之又细,现在彻底告别了堵枪的愁苦日子。
阳极板合格率低  溜槽改造一箭三雕
记得阳极板刚出来的那阵,很多人都在围观。外行是看新奇,内行是看外观质量。“这块是麻面板,这块厚薄不均匀,这块飞边毛刺较大,这块颜色太黑过氧了。”王兵指着一堆残板介绍。
其实阳极板合格率低,也非意外,对于一群从没接触过铜冶炼的职工来说,每个数字代表啥,该怎么控制都不知道,粗放操作如何能出精品。
于是,9月份,公司从广西有色请来了技术指导,对浇铸过程中的要点和关键,设备巡检、校称方法等提出了建议。似乎这时候,职工才真正开始认真对待那些数据,认真的思考,从野蛮的体力劳动者向细腻的脑力劳动者转变。
在领导的眼里,李红升被定性为有创新意识的人,也是基层管理的老职工。自从开始负责阳极炉,他就根据王拥军多家企业参观搜集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溜槽改造。
这个改造效果却出奇的好。首先,提高了阳极板的合格率。不再因为热铜经过滞留的冷铜温度降低,流动性差,阳极板厚薄不均匀,每炉十几片废板;其次,把职工从高强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以前一个月更换一次捣打料,十几个人一天干不完。现在,虽然改为每炉一清,但两个人只需20分钟就完工;更重要的是,新的方法在每炉放完后,利用溜槽的余热将抹的泥烘干,免去天然气烘烤模式,吨铜天然气消耗减少20m3,可以说是一箭三雕!
“现在还有企业照旧是每天24小时用天然气烘烤,现在想想心疼,太浪费了!”李红升感慨道。
提前预氧化  氧化还原时间缩为3小时
对于不知道目的地的运动员来说,无非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没跑到,一种是跑超了。而对于之前的阳极炉来说,跑超成了家常菜,因为他们不能对氧化终点进行判断,总是氧化超了,再还原,再过再还原,做好一炉“饭”得12小时。如此漫长的等待,经常把上道工序吹炼炉憋停,那种憋屈也像一根鱼刺卡在了领导的喉咙里,有苦难言。如何确定氧化终点,如何缩短精炼时间,一度成为该厂上下废寝忘食研究的课题。
为了确定氧化终点,他们从最直观的取样入手,从阳极铜断面的颜色、硫丝、密度等进行判断,12小时不间断,确定最佳产品所需匹配的负压、温度、流量等。
解决了氧化终点的判断,就如同羽翼丰满的小鸟准备飞翔。可按当时12个小时氧化还原时间来说,当时的阳极炉还属于一只落后的笨鸟。为了速度,赵体茂带着骨干李红升往返抚州、铜陵各个铜冶炼企业取经,但收获不大,因为我们底吹吹炼炉产出的粗铜含硫量是传统转炉吹炼炉的10倍,这就对阳极炉的生产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用传统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生产,只能创新应变。
“我们是160吨料进完后,才开始氧化还原,为什么不笨鸟先飞,在料进到80吨,液位高于枪的时候就开始提前氧化除杂、脱硫呢?”负责工艺的刘素红厂长在阳极炉的总结会上有人提议。
“有道理,试试!”这也是玉川冶炼厂的风格,不停的尝试、不断的摸索,勇敢地坚持。可喜的是,这次几乎是一举成功。
成功就是希望,因为希望他们更加勇往直前。氧化时间提前了,还原时间也跟着缩短,整个精炼时间从12小时、8小时、6小时、5小时,一直到现在的3个小时,还原时间也打破了传统铜冶炼最低纪录≤2小时。
“现在每月产55炉阳极铜,不仅解决了吹炼炉的后顾之忧,还吃掉了以往五个月积压的近1000吨的包底铜呢。”刘素红肯定道。
摸索的过程中,他们还针对粗铜含杂高的特点,在冶炼过程中每炉加入石英粉、石灰石等造渣剂,扒两次渣,以降低粗铜中的杂质。
天道酬勤,当问题一个个瓦解,当曙光再次照亮阳极炉时,光影交织中走出了一个个昂首挺胸的“土专家”,连阳极炉上的工人也改头换面地笑着回答:现在的阳极炉,好干!
如今,阳极炉成功改进后,已经不再是制约整个铜冶炼的瓶颈,生产也远超出设计能力1.8炉,每天可生产2炉共计320吨阳极板,阳极板的平均合格率为99%,成为该厂试产以来的又一个奇迹。
“越是困难的地方,就越是我们需要付出的地方,也是我们收获的地方。攻克困难的战役还会随着产量的不断提升继续出现,面对下一个战役,我们要乘胜追击,坚持创新,坚定信心。”王拥军在阳极炉操作经验交流总结会上鼓励大家。
                      (艳梅  张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