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01|回复: 2

[文学资讯] 袁凌散文集《从出生地开始》深情记述故乡

发表于 2015-1-4 19:58: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jpg
《从出生地开始》  袁凌 著   法律出版社出版

  ★ 文艺世界的手艺人深汲生命记忆的长散文集

  凭借《我的九十九次死亡》获得业内高度认可的作家袁凌再出新作,从“死亡”回到“出生”,在《从出生地开始》里汲取生命的温暖。

  历时十三年写就的十篇长散文,用一个人的生命经验写多数人关于“家乡”的复杂情愫,写土地和时代的沉默变迁。

  蒋方舟、野夫、朱学东读后诚恳推荐,不愿让你错过当今那么好的文字和匠心。

  ★ 用文字带你回家

  “出生地”是我们生命中最初和最重,也是成人后最易被遗漏的部分。人在离乡的过程里成长,在返乡的路上安顿。

  袁凌将“乡愁”变成可靠、深情的线索,向异乡的灵魂敞开回家的路。可以一篇一篇地读,更适合一段一段地看。每一段都是对记忆的俯拾。

  ★ 土地和时代的底色

  个体的故事组成的大环境底色最为真实、刺心,因此引人深思。

  人在迁移,土地在变迁,时代在变化。有变化就有消逝。这本书不仅是一个人的记忆凭证,也是地方和时间的可靠记录。

  内容简介

  《从出生地开始》是袁凌深汲生命记忆的长散文集,成书历时十三年,忠实追溯了一个人的离乡与回归、青春到不惑的心路,反映一方乡土的沉默消逝,也捡拾家国变迁中遗存的风俗、器物与人性细节。他柔软有温度的文字,带我们寻回生命里最初、最重的感触,也向更广阔和当下的现实开放,寻觅个体记忆与世界的结合点。在安顿自我的同时,试图为时代保存可靠的线索与物证。

  《老院子》《住瓦屋》《候车室》《去墓地》,这些记录出生、成长、迁移、死亡的地方,牢固地寄存着人们共同的记忆。

  回顾个体的生命,由《我家的养殖史》记述一个家庭的起伏;回忆故乡,发生在地方的事件链接起一方土地和一群居民的命运。

  《过秦岭》《西安往事》是离乡的线索,成长的印记;《几回回梦里回筲箕凹》《返家路上的三十八条泉水》是回去的指引,让游离的灵魂得到安放。

  “写下这些文字,于我是记忆链条的保存,于我们,是希望能打通当下存在和童年世界之间的精神隧道。”

  作者简介

  袁凌

  1973年生于陕西。长期在《财经》《凤凰周刊》《新京报》等媒体任职,现任《博客天下》资深主笔。出版了诗集《石头凭什么呼吸》,非虚构写作集《我的九十九次死亡》,同时在多家媒体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思想随笔数十万字。

  他从九岁开始离家,在上海读研,在北京工作,但唯一买下的房产是在家乡,希望有一天能够归根。他将“筲箕凹”当作自己的笔名,那正是他出生地的名字。

  相关评论

  袁凌比我们都有耐心。生活是条不分青红皂白的大河,冲碎一切曾经完整的、坚固的、长久的。只有他,溯流而上,在生活的废墟上,固执地去寻找支离破碎的人生意义。他带领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人回家,回家的路没有地图,唯一的指引,是一首幽暗的孤独者之歌。—— 蒋方舟

  从故乡到异乡,告别无知顽劣的童年,到心怀愁绪永远不停奔波的成年,每一个挣扎沉浮在这个时代还没被吞没的人,都隐藏着无数的故事。这些故事,无论多么微小,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通过它们,同样可以观照到一个时代的变迁一代人的命运。与沉没的大多数命运相比,袁凌以诗人的敏感与多愁,以记者的锋利与强悍,向我们呈现了这个所谓的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挣扎与奋斗的命运。这恰恰是我们生活的国度的底色。——朱学东

  袁凌是我喜欢的那种作家,始终面对巨大坚硬的现实,以刀刻斧斫般的文笔去解剖世界。——野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6 15:23:14 | 查看全部
★ 用文字带你回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6 15:23:51 | 查看全部
袁凌散文集《从出生地开始》深情记述故乡————好看的散文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