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师生恋,中文老师嫁给了韩国人
传说中的韩国婆婆也没那么可怕
来自无锡的缪小姐与韩国人李先生,是在工作中认识的。缪小姐是李先生的中文老师,两人一个高大,一个娇小,很是般配。
“他2012年外派到中国工作,要学中文,我兼职做他的中文家教老师。一来二往,就看对眼了,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也很聊得来。”缪小姐笑着说,她读的是韩语本科专业,这不仅让她找到了翻译工作,还收获了一份跨国“师生恋”。
虽然缪小姐是李先生的中文老师,但实际比他小了7岁。
缪小姐赞叹对方很细心,特别包容她,有时也会陪她一起疯。“像他经常装作听不懂中国话来闹我,非要我用韩语教训他。”
提到跨国婚姻的烦恼,缪小姐坦言:“其实领证之前很担心,因为听说韩国婆婆对媳妇要求特别严格。6月下旬特地去了韩国,跟他父母见面,住在他家,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他父母对我很照顾,我就决定嫁了。”
目前,两个人都将暂居江苏。
当爱吃鸭头的南京姑娘遇到美国老公……
本来婚姻就不是简单的事情,又是跨国的,更是充满了各种小纠结。截至去年11月底,江苏的跨国婚姻有207对解体,离婚原因中,“感情不和”的占71%;其次是因为“两地分居”“家庭纠纷”“第三者插足”“教育子女”和“婚前缺乏了解”等。
小林是名南京姑娘,“大萝卜”性格在她身上很明显,这常成为她和美国老公大卫吵架的导火线。“她总是用命令的口气让我干这干那,我真的很疑惑,为什么她从来不向我说谢谢?”大卫的问题,在小林看来,就是多此一举,“两口子为啥还那么见外,说客套话?”
小林说,此外,还有饮食方面的差异,她爱吃鸭头和鸡爪,而大卫对这些食物难以接受。
“通过与离婚当事人沟通,我们了解到离婚主要原因,还是双方当事人在文化传统、价值理念、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彼此难以相容,容易产生矛盾,这就需要沟通和磨合。”省涉外婚姻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很多女性都对“跨国婚姻”抱有憧憬,但对于其中的许多困难,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