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7|回复: 2

合作是成功的基础

发表于 2015-1-5 22:13: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草地上,一群牛正在吃草。

    忽然,有群狼向牛群袭来,几只幼小的牛掉头就想逃跑。

    这时,一头老牛叫住了它们。问道:“你们几个逃跑的速度比狼快吗?”

    小牛说:“我们的牛这么少,野狼那么多,打起来我们不是它们的对手。”

    老牛说:“不要害怕,咱们的犄角是最好的武器,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战胜狼群。”

    老牛把所有的牛叫到一起,教它们尖角朝外站成一个圆,说:“好了,我们的阵势摆好了,现在可以战斗了。不过,我希望大家充满信心,不要以为我们牛少就不是群狼的对手。勇敢些,不要害怕!无论狼群从哪个方向进攻,我们都用犄角对付它们。”

    狼群来了。

    它们凶猛地扑向牛,一开始就碰到了牛角上,不得不往后退。

    狡猾的狼群从两面进攻,也同样被齐心的牛群击退。最后,无可奈何的狼群分成几伙从四面八方同时进攻牛群,结果仍然是一个个都碰到牛角上,它们只得带着伤逃跑了。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它折射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团队合作就能成功。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的竞争力、战斗力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一家公司如果有一个好的团队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它就会像冲锋的号角,激励员工勇往直前,奋力争先,不断战胜对手,取得竞争的胜利!

    现代的市场竞争中,个人之力实在太渺小了,只有依赖一种合作的精神和团队的力量才能取得成功。如果没有团队合作的精神,个人的计划再精彩,可能也不会完满实施。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公司,一家国家,一个人的本事再大、能力再强,如果要做成一件事,没有其他人的帮助、协调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成功的企业在鼓励竞争的同时,也不忘记宣扬团队合作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纳入到企业的血液中去。

    有一次,微软要招聘两名白领职员,很多人前去应聘。经过初步的筛选,最后留下十个人角逐那两个岗位。

    十个竞聘者迅速走进了各自的房间。他们发现,房间里除了大木箱外,还有木棍、绳子、锤子等很多工具。那木箱的确很重,怎么也推不动,想搬起一个角都很困难。

    测试结束了,除了两个人提前把木箱推到指定区域外,其余八个人都没能完成任务,有的甚至没有把木箱移动一点距离。

    主考官问那两个提前完成任务的人:“你们是怎么推动木箱的?”

    他们回答:“我们两人合推一个木箱,推完一个再合推另一个。”

    主考官微笑着说:“恭喜两位正式成为微软的职员。这次测试的本意就是要告诉大家,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获得成功,鼓励个人竞争不假,但是我们微软更强调的是团队合作精神。



    许多人主观意识性很强,信仰个人英雄主义自认为凭个人之力可以撑起一片蓝天。因此,这种人往往会忽略应有的合作意识,不愿意与人沟通、合作。虽然他专心致力于自己的工作,并且不出半点差错,然而这种“独行侠”的意识与做法,企业一定不会青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比尔·盖茨所说的,“在微软,合作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就非常有道理了。我们要明白,现代职场的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而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不管是基层员工,还是中层管理者,抑或是高层领导者,都应该明白,做任何的事情要想取得成功,都不能靠“单赢”,而是要靠“双赢”和“多赢”。




来源:价值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22:20:17 | 查看全部
这个数据库的价值在何处?雅昌董事长万捷曾表示:“我拥有了几乎所有拍卖行的中国艺术品拍卖数据,包括图片资料、拍卖时间、拍卖地点、拍卖机构、拍卖成交价等市场信息;比如你查查齐白石,全部都能显示出来,什么时候什么公司拍卖的,成交价多少,一清二楚。”

    经过多年积累,雅昌已经拥有了包括国内外最重要的75家专业艺术品拍卖机构,从1993年至今的所有拍卖信息。

    随着中国艺术品投资的升温,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迫切需要类似“股票指数”的投资工具,为艺术品投资者、艺术品市场研究者及有关管理部门,提供艺术品拍卖市场领域全面、准确、权威的信息服务。

    众所周知,“股票指数”就是股票价格走势的反映,是基于不同权重股票的交易价格统计而形成的。而雅昌拥有了绝大部分中国艺术品历史拍卖价格的数据库,因而完全有条件设计出“中国艺术品价格指数体系”。

    于是,雅昌开始着手该指数体系的研发,并取名为“雅昌指数”。为了研发雅昌指数,万捷亲自担纲该项目的领头人。一方面,他聘请了深交所及上交所的多名证券专家,组成“专家顾问团”指导指数设计;另一方面,他招聘了一批“金融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专职指数开发。

    历经近五年时间,耗资2000多万元人民币,雅昌指数横空出世,最终形成了“成份指数”(类似大盘指数),即针对不同画种所推出的“国画成分400指数”、“油画成分100指数”两个指数;分类指数(类似行业指数),即针对不同画派所推出的“海派书画50指数”、“京津画派70指数”、“岭南画派30指数”、“新金陵画派30指数”等八个指数;个人作品成交价格指数(类似个股指数),如“齐白石指数”、“张大千指数”等。这些指数以每个月作为一期发布一次,遇到大型拍卖会,则会专门发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22:27:58 | 查看全部
创业企业无需文化建设?

    2005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在对2881位企业经营者做出的问卷调查表明,有60.1%的人同意“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这一说法。

    今天,人们的看法也许在逐步改变。尤其在新兴的IT公司中,不少年轻的高学历企业领导者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团队建设和良好的企业氛围营造,对企业文化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这是企业家队伍渐渐成熟的表现。

    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有企业的地方就有企业文化。公司无论大小,经营时间无论长短,它都会自动自发地形成自身的文化,而有一个好的开头,更易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到逐步走向成熟。

    因此,在企业文化最初的形成时期,我们的企业家是怎么引导的,这很关键。我们来看这样的案例。

    一个靠文化闻名世界的小渔滩

    如果我们今天赴美国做商务旅游,很可能会获得这样一项内容的安排:参观美国西雅图市著名的派克鱼市公司。

    派克鱼市公司的创始人叫约翰·横山。直到1986年,约翰·横山已经努力工作了20年,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使自己在西雅图的一个小鱼摊生意兴隆起来。可他就像许多小本生意人一样,一直维持着几个人的小公司,也谈不上什么成功。

    约翰再也按耐不住了,想把生意扩大,他便转向了渔业批发领域。可没想到,只一年的时间就几乎赔光了公司的老本。这时候,约翰·横山真是走到了生死抉择的十字路口。

    一天,一个朋友建议他赶紧请个咨询师。他咬咬牙,花钱,请!天知道咨询师能不能拯救他的企业。咨询师吉姆每两周来公司组织大家开一次会,会上只做一件事情:激发大家的斗志。

    吉姆帮助大家认识:“我们需要一个远大的目标,一个更大的策略。”终于到了第三次会议时,约翰明白了:“我们要成为举世闻名的!”、“我们可以影响彼此的生活,影响顾客的生活!”

    约翰当然是百分之百地忠实于公司目标——“要成为举世闻名的企业”。但是,这不同寻常的目标怎样才能使每一位员工都愿意为它付出呢?大家能不能始终保持不竭的动力去创造举世闻名的奇迹呢?

    许多企业老板这时候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去教给员工如何干好工作,却几乎不解释工作的重要目标是什么。但是在这里,当新员工加入公司时,从三个月的试用期开始就给他们提供分享“梦想”的机会——要举世闻名!这是一个融入公司文化很重要的培训。

    许多公司会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寻找最优秀、最聪明、最有天分的应聘者身上,但是在这里,公司所要寻找的就是“志同道合”,并帮助员工看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发展机会。

    约翰每隔一周会与全体员工见一次面,一起共进晚餐,一起充分讨论“我们的目标”和怎样达到它。员工会踊跃地给出他们的见解、建议,从中,约翰和管理者、员工一起来调节工作方式,大家始终保持着一致的奋斗目标。尽管这样的“聚会”要耗费人力物力,但是约翰却把它看成是坚持“我们的目标”的重要步骤。

    一晃又过去20年了。那个小小的渔摊今天已经大名鼎鼎,很多来到美国的旅游者都会极有兴致地去派克鱼市逛逛,领略那美妙的开刀和开心的传送号子,享受那激发活力的工作气氛。

    这个案例又一次告诉我们:企业文化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呈现。企业文化建设,恰恰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因此,小公司也好,初创公司也好,一开始就要重视文化理念的引导,要与企业长期的发展目标相联系设计公司的理念,要与企业近期的成长阶段相适应找到共享理念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