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历史上的1月6日】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6:44:48 | 查看全部
1884年1月6日 现代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逝世
  孟德尔是奥地利生物学家,以发现遗传基本定律而闻名于世。他曾经当过神父,但他的科学研究成果还是得到了科研机构的普遍重视。
  1822年,孟德尔出生在当时位于奥地利帝国境内的赫兹杜尔夫城。21岁时他进入布尔诺隐修院,并于1847年担任神父。1850年,他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但因当时他在生物学和地质学方面的知识太少而未通过。虽然如此,隐修院的负责人仍然派他去维也纳大学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他虽然没有获得教师资格,却能从1854年至1868年作为自然科学代课老师,一直在布尔诺技术中学任教。并在任教期间,自1856年起,开始进行植物培植试验。
  1865年,孟德尔总结出著名的遗传规律,并且在布尔诺自然科学学会宣读了他的论文《植物杂交试验》,但是没有引起科学界的注意。第二年,他又在学会的杂志上发表了他得到的试验结果。孟德尔还把一份论文寄给了遗传学家尼基利。尼基利虽然读了孟德尔的论文,但是看不懂,因此无法估计孟德尔发现的重要性,致使孟德尔的论文在此后30年中未被科学界所知。
  1868年,孟德尔被任命为隐修院院长。由于忙于隐修院的事务,从此他便再也无暇顾及他的科学试验。1884年1月6日,64岁的孟德尔逝世,他的科学研究成果也逐渐被人们遗忘了。16年后的1900年,有3位科学家同时发现了孟德尔所研究的遗传规律,这才使孟德尔的科学发现重见天日。3位科学家读了孟德尔的论文后,一致认为遗传规律的发现应当归功于孟德尔。
  孟德尔的两条遗传基本定律是:
  1.分离定律:
  基因作为独特的独立单位而代代相传。细胞中有成对的基本遗传单位,在杂种的生殖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单位一个来自雄性亲本,一个来自雌性亲本,形成配子时这些遗传单位彼此分离。按照现代的术语,即是说:基因对中的两个基因(等位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上,在亲本生物体产生性细胞过程中,上述等位基因分离,性细胞的一半具有某种形式的基因,另一半具有另一种形式的基因。由这些性细胞形成的后代可反映出这种比率。
  2.独立分配定律:
  在一对染色体上的基因对中的等位基因能够独立遗传,与其他染色体对基因对中的等位基因无关;并且含不同对基因组合的性细胞能够同另一个亲本的性细胞进行随机的融合。孟德尔已经弄明,任何一个相当于人体中的精细胞或卵细胞的生殖细胞都仅仅包含一个偶然代代相传的基因。
  孟德尔的这两条遗传基本定律就是新遗传学的起点,孟德尔也因此被后人称为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6:45:04 | 查看全部
1850年1月6日 德国社会民主党首领伯恩施坦诞辰
  1850年1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右派首领爱德华·伯恩施坦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铁路技师的家庭。
  伯恩施坦16岁时,进入柏林古滕塔兄弟银行当学徒,后转入另一家银行当职员、1872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即爱森拉赫派),该党后与全德工人联合会(即拉萨尔派)合并为德国社会民主党。
  1878年夏,伯恩施坦辞去银行职务,到瑞士当德国社会改良主义者卡尔·赫希伯格的私人秘书,并兼任赫希格主办的《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年鉴》的编辑。这一年10月,德国宰相俾斯麦颁布《反社会党人非常法》,规定取缔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一切组织和工人群众团体,致使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在这样恶劣的政治形势下,伯恩施坦与赫希伯格及另一个机会主义者施拉姻,结成“苏黎世之人团”,发表文章,公开要求党改变无产阶级性质,同资产阶级和解,提出党不应该是无产阶级正常,而应该是“一切富有真正仁爱精神的人”的党。
  伯恩施坦的机会主义观点,立即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严厉批判。他有所收敛。1880年12月,他与倍倍尔一起前往伦敦拜会马克思、恩格斯,装作有所悔悟。返回苏黎世后,担任德国党在瑞士出版的机关党《社会民主党人报》的主编。但是,他的机会主义观点并未改变。1890年《反社会民主党人非常法》废除后,他又积极鼓励同资产阶级实行“妥协”、“联盟”。特别是1899年他写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对“社会主义问题”的看法,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了全面的攻击和“修正”,这本书的出版,受到国际资产阶级的极大欢迎,沙皇政治的警察局把它列入“工人读物”,以致伯恩施坦自己承认:“我已被马克思主义的敌人尊奉为马克思主义的“毁灭者”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伯恩施坦公开支持侵略战争。
  1932年12月18日,伯恩施坦死了。他至死也没有改变他的机会主义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6:45:14 | 查看全部
1412年1月6日 法国女英雄贞德出生
  在法国人民中间流传着一个光辉的名字——贞德,人们以十分敬仰的口气称她为“奥尔良英雄”。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雄,却是一个女扮男装的青年女子。
  贞德于1412年1月6日出生于法国杜列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337年,在欧洲历史上爆发了一场历时最长的所谓“百年战争”。战争的双方是法国和英国。1428年,英军在占领了巴黎之后,倾注全力围攻通往法国南方的门户奥尔良城,形势十分危急。当时,年仅十七、八岁的贞德,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毅然向王子查理请求参军。1429年4月,贞德受命担任解救奥尔良城的军事指挥,她扮成男子,身披盔甲,率领6000多人,向英军发起进攻。她英勇善战,身先士卒,终于击败英军,解除了城围,扭转了战局,所以人民尊称她为“奥尔良英雄”。
  为了解放祖国的神圣领土,贞德率部向巴黎进军,在康边城附近的一次战斗中,被英国侵略者在法国的帮凶勃艮第集团俘获,并以4万法郎为代价卖给英国,她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英国侵略军把她囚禁了一年后,于1431年5月30日在卢昂场杀害。她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6:45:39 | 查看全部
1月6日大事记

1374年1月6日 明朝《大明律》首次颁行天下。

1547年1月6日 伊凡四世(恐怖的伊凡)加冕亲政,成为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

1838年1月6日 塞缪尔·摩斯首次公开示范电报。

1907年1月6日 蒙特梭利在罗马创办第一所儿童之家。

1912年1月6日 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魏格纳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首次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设

1925年1月6日 墨索里尼组建法西斯内阁,在意大利实现独裁。

1927年1月6日 中国国民政府收回九江英国租界。

1929年1月6日 亚利山大成为南斯拉夫的独裁者。

1930年1月6日 越南共产党成立。

1935年1月6日 中国工农红军占领遵义城。

1938年1月6日 新四军军部成立

1941年1月6日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向国会提交《租借法案》。

1941年1月6日 国民党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1950年1月6日 英国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9年1月6日 国际海事组织成立。

1961年1月6日 法国全民投票,同意阿尔及利亚独立。

1971年1月6日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首次合成了人的生长激素。

1975年1月6日 中国与博茨瓦纳建交。

1986年1月6日 美国《时代》周刊选邓小平作封面人物

1992年1月6日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建交。

1997年1月6日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构建了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

2005年1月6日 中国内地(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达到13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