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9 14:18:06
|
查看全部
伊尹的“调鼎”之学
伊尹,本来是奴隶出身,但其不甘于做一个普通的奴隶,且有大志向,于是依靠聪明和勤奋,成了一个优秀的厨师,进而成为厨师长,乃至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师级厨神。他从烹饪中悟出了古代帝王的施政之道、管理之道,希望能够寻找一展抱负的机会。
通过一番运作,伊尹终于来到了商朝董事长成汤的身边。为了引起成汤对自己的注意,伊尹想出了一个有点风险的主意:有一次,刚刚得到成汤的赏赐之后,他就故意把饭菜做得很不合口,不是太咸就是太淡,成汤吃后连连皱眉,派人通知他后,他又把饭烧糊,成汤非常不高兴。有一天,成汤大摆宴席,请了许多宾客,伊尹又把饭菜做得很不适口,宾客们碍于成汤的面子,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勉强吃了一些。成汤这下愤怒了,本来打算好好款待宾客,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好感,没想到却被一个小厨师弄砸了。于是就气冲冲地命人把伊尹带到面前查问原因。成汤盯着伊尹狠狠的问道:“伊尹,你平常做菜很好,我也赏赐你了,并没有亏待你,对吧?”伊尹答:“是的,您待我的确很好,我很感激您。”成汤又问:“既然如此,你为何最近做菜那么不认真?平常也就算了,今天是我大宴宾客的日子,你做出这样的菜来,岂不是让我出洋相么?你说吧,你究竟是怎么了?没有合理的解释,可别怪我对你不客气!”伊尹神态自若地说:“主人,做菜时不能放盐太多,太多了就咸得不合口;可是也不能放得太少,太少就会没有味道。只有把盐和各种调料放得合适,做出的饭菜才色香味俱全。”成汤说:“看来你还是很清醒的,那么,既然你什么都懂,为什么还要故意把菜做得如此难吃?”伊尹说:“主人,做饭是这个道理,治理国家也是如此啊!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
就像您在最近处理的国事中就犯了操之过急的毛病一样。”成汤听到此处,才知道伊尹是用做菜来论证自己的过失。
伊尹继续趁热打铁,“有许多食物,都有腥、臊、膻的恶臭,但它们同样可以做成美味,这是因为调和食物滋味的‘五味’(甜、酸、苦、辣、咸)、烹煮食物的‘三材’(水、木、火)之中,‘水最为先’而‘火为之纪’,食物在水里煮沸一次,就会使滋味发生一次变化。火候时慢时急,就会对‘灭腥去臊除膻’发生影响。放调味品,或先或后,或多或少,其间相差甚微,却都有一定的准则,太早不行,太迟也不行;太多不行,太少也不行。所以‘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一切都须恰到好处,才能获得至味。”接着,伊尹又从“肉之美者”、“鱼之美者”、“和之美者”、“饭之美者”、“水之美者”、“果之美者”、“菜之美者”七个方面,分别介绍各种名贵食品及分布情况和特点,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最后他告诉成汤:汤是小国之君(当时的商朝只是大夏国的一个附庸小国),不可能把太多优秀的人才都网罗来,只能根据现有情况,把人才的优劣进行了解和配比,发挥其团队的最优领导力和协作力,就能够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