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8|回复: 6

预约“专车”动了谁的奶酪?

发表于 2015-1-9 14:30: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年伊始,滴滴专车、一号专车、易到用车、Uber等互联网打车软件,在微信平台疯狂派送打车“红包”。便捷优质的服务,加上市场竞争下的价格下调,使预约“专车”逐渐成为许多市民出行时的首选。
  但是,在预约“专车”发力造势营销的时候,上海、沈阳、南京、北京等地相继宣布打车软件推出的“专车”服务非法,将“专车”或“商务租车”定性为“黑车”。
  8日,广州市交委宣布,将“专车”服务定性为涉嫌非法营运,将从严打击,并表示即将推出约租车服务以满足这部分市场需求。
  预约“专车”究竟是不是“黑车”?它动了谁的奶酪?
  预约“专车”有多乱?
  “黑车”挂靠租赁公司“洗白”
  7日下午,记者接连体验了3次神州“专车”、滴滴打车以及AA租车等多家公司的“专车”服务,发现这些公司的“专车”服务均能正常使用。
  记者体验观察后发现,相较于普通的出租车,这些基于互联网平台预约的“专车”一般是价值20万元以上的豪车,通常会配备饮用水、纸巾、充电器等物品,乘客上下车时候司机也会主动为乘客开门、搬抬行李。
  价格方面,“专车”比起普通的出租车要高出许多。比如记者从广州市越秀区东华东路到琶洲会展中心,如果打车一般情况下是35元左右,但是坐“专车”价格则达到了70元左右。
  家住番禺的梁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第一次搭“专车”是因为赶着送孩子去上兴趣班,当时实在打不到出租车。令梁女士有点吃惊的是,不到3分钟就有司机拨打电话联系她,5分钟内一辆7座的进口商务车就抵达约定地点,从番禺迎宾路到珠江新城全程收费70元,除去赠送的代金券,她一共花了50元。“打车大概需要40元,‘专车’车况好、速度快,虽然贵一点,但还是觉得很不错。”
  这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预约“专车”从去年开始在国内大中城市流行起来。其主要运营模式是:由汽车租赁公司提供汽车,劳务派遣公司提供司机,租车平台提供需求,汽车租赁公司、劳务公司、租车平台和顾客实际上形成一种四方协议。“这种运营模式本身在法律框架上来看是没有问题的。”快的打车公关总监叶耕说。
  但由于目前司机在注册各类“专车”软件时,软件运营方审核并不严格,私家车很容易混入。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很多推出“专车”服务的公司采用挂靠的方式规避交通部门的规范管理,“即打车软件公司并不购买车辆,在与正规汽车租赁公司合作的同时,以私家车‘挂靠’租赁公司的方式招募私家车加入。”该人士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一些本来是“黑车”的车主,通过“挂靠”第三方租赁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借机“洗白”身份。
  事实上,根据各地出台的相关规定,南京、山东等地禁止的正是私家车、挂靠车等非租赁企业车辆用于租赁经营,或者私家车、社会车辆等非正规车辆通过打车软件从事出租客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4:31:06 | 查看全部
 预约“专车”侵蚀力多大?
  “的哥”收入锐减四成
  不管是正规的预约“专车”还是借机“洗白”的“黑车”,由于其所提供的服务更便捷,使得这种打着“预约”旗号的“专车”服务风靡一时,甚至经过互联网的推动在近两三个月逐渐成为一些白领的出行交通首选。
  “我们的生意却一落千丈。”“早班”司机黄司机供职于广州某大型出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每天从6时做到18时。他掏出记账本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份以前每天大约能做到1000元,但到12月,他每天只能收得600元。
  7日下午,记者在滴滴和快的打车平台的地图上看到,上线的“专车”数量已经多过了附近出租车数量,当记者坐上一辆的士时,苏姓司机抱怨地说:“现在人们去机场都用‘专车’了,我们接的都是短途的活儿,挣的钱自然少了很多。”
  前昨两天,记者采访了6个的士公司的20多名司机,受访者普遍反映,他们近三个月的接活量少了起码三成,最多的(主要是晚班司机)少了接近五成。“以前一个月能赚五六千元,现在只能赚三四千元。”
  与出租车司机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专车”司机较为滋润的生存状态。
  吴司机原本也是一名的士司机,去年9月转行做“专车”司机,负责驾驶一辆丰田7座商务车。在他看来,“专车”司机并不会直接从乘客手中获取现金,乘客透过支付宝的方式,支付给租赁公司,租赁公司再返还到司机。这个本身就是一种车辆租赁服务,不能算“黑车”。
  但他也坦承,由于大城市容易交通拥堵,造成出租车本身运力不足,所以即使的士司机用“滴滴打车”等软件,仍然有近40%的呼叫得不到满足,为预约“专车”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我之前一个月只有5000多元的收入,现在能轻松破万”。
  另一位“专车”司机告诉记者,他们营业额和利润都要比普通的士司机高许多。“除了20%的营收上缴外,一天下来利润可以达到500元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4:31:38 | 查看全部
  如何打击预约“专车”?
  广州计划推出约租车服务
  虽然大部分消费者并不介意“专车”是否为“私家车”或“黑车”,但从去年底开始,全国多地开始实施打击“专车”服务的专项行动。
  从去年底开始,沈阳、南京、上海、北京等地相继确定“专车”为非法营运,叫停“专车”服务。
  就在广州市民对各地政策抱以“观望”态度时,8日下午,广州市交委出台规定:凡利用私家车等社会车辆从事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的(包括利用手机APP、网络、电话等各种手段提供预约经营服务的),可以统称为“私租车”,涉嫌非法运营,市交通部门都会依法严厉处罚。
  广州市交委认为,目前,多个软件提供的“私租车”服务,实际上就是变相为乘客提供非法的“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该市交通部门已在组织调查、搜集相关证据,对此类现象进行查处。
  记者了解到,为了打政策的擦边球,规避非法运营的风险,目前各种打车软件提供的“专车”服务都是“人车分离”,即车辆是从专门的汽车租赁公司租赁而来,司机则是另外培训或者聘请的,司机并非车主。此前政策对于非法运营的认定是“人车合一”,对于“人车分离”的情况则没有明确定性为非法运营。“这次广州政策收紧,已经可以说直接扼杀了‘专车’服务的生存空间。”一位业内人士向南方日报记者分析。
  该人士表示,目前北上广打击的正是“私家车”接入租赁公司的部分。
  面对广州市交委突如其来的“规定”,不少互联网“专车”软件公司都表示暂时还没得到确切消息,但都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鼓励移动互联网创新,积极引导行业发展,给予约租车市场更多的发展空间。
  据悉,广州市交通部门也注意到传统出租汽车服务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市民多样化、差异换的出行需求。因此,广州市正在计划推出约租车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4:32:14 | 查看全部
 记者手记
  不妨来个“鲶鱼效应”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专车”有其局限性:租赁车提供客运经营服务,一旦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等,将面临责任认定不清、存在较大法律风险、市民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等问题。因此,广州市交通部门对此类服务规范准入门槛、谨慎把握尺度和平衡的做法值得肯定。
  但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风靡一时的“预约专车服务”虽被暂时叫停,但它已然对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及其背后的体制提出了挑战,也引发了城市管理者对这一行业所存在的弊病进行深刻思索。
  如果把预约“专车”看作一条鲶鱼,它或许能把租车市场这谭“难治之水”搞活。它的风靡和叫停,或可能成为撬动传统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的杠杆,倒逼传统出租车行业改革,激活行业正向有序竞争发展,产生具有活力的“鲶鱼效应”。广州目前正在酝酿推出的约租车服务就是“鲶鱼效应”带来的积极产物。
  其实,在纽约和伦敦等一些国外大城市,类似的预约租车服务已经非常普遍。比如,纽约目前有预约租车3.98万辆,是普通出租车的3倍;伦敦有预约租车4.9万辆,是普通出租车的2.3倍。预约租车是这些城市交通非常活跃的一部分运力。但前提是,这些预约租车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
  因此,需要明确的是,各类“专车”软件公司不仅仅是提供一个运输供需撮合平台,而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树立品牌意识,承担应尽责任,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让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记者 谢苗枫 见习记者 曹菲 实习生 钟卓琳)(南方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7 08:36:11 | 查看全部
登高的温石老师真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7 08:36:26 | 查看全部
向登高的温石老师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7 08:36:40 | 查看全部
登高的温石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