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年伊始,滴滴专车、一号专车、易到用车、Uber等互联网打车软件,在微信平台疯狂派送打车“红包”。便捷优质的服务,加上市场竞争下的价格下调,使预约“专车”逐渐成为许多市民出行时的首选。
但是,在预约“专车”发力造势营销的时候,上海、沈阳、南京、北京等地相继宣布打车软件推出的“专车”服务非法,将“专车”或“商务租车”定性为“黑车”。
8日,广州市交委宣布,将“专车”服务定性为涉嫌非法营运,将从严打击,并表示即将推出约租车服务以满足这部分市场需求。
预约“专车”究竟是不是“黑车”?它动了谁的奶酪?
预约“专车”有多乱?
“黑车”挂靠租赁公司“洗白”
7日下午,记者接连体验了3次神州“专车”、滴滴打车以及AA租车等多家公司的“专车”服务,发现这些公司的“专车”服务均能正常使用。
记者体验观察后发现,相较于普通的出租车,这些基于互联网平台预约的“专车”一般是价值20万元以上的豪车,通常会配备饮用水、纸巾、充电器等物品,乘客上下车时候司机也会主动为乘客开门、搬抬行李。
价格方面,“专车”比起普通的出租车要高出许多。比如记者从广州市越秀区东华东路到琶洲会展中心,如果打车一般情况下是35元左右,但是坐“专车”价格则达到了70元左右。
家住番禺的梁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第一次搭“专车”是因为赶着送孩子去上兴趣班,当时实在打不到出租车。令梁女士有点吃惊的是,不到3分钟就有司机拨打电话联系她,5分钟内一辆7座的进口商务车就抵达约定地点,从番禺迎宾路到珠江新城全程收费70元,除去赠送的代金券,她一共花了50元。“打车大概需要40元,‘专车’车况好、速度快,虽然贵一点,但还是觉得很不错。”
这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预约“专车”从去年开始在国内大中城市流行起来。其主要运营模式是:由汽车租赁公司提供汽车,劳务派遣公司提供司机,租车平台提供需求,汽车租赁公司、劳务公司、租车平台和顾客实际上形成一种四方协议。“这种运营模式本身在法律框架上来看是没有问题的。”快的打车公关总监叶耕说。
但由于目前司机在注册各类“专车”软件时,软件运营方审核并不严格,私家车很容易混入。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很多推出“专车”服务的公司采用挂靠的方式规避交通部门的规范管理,“即打车软件公司并不购买车辆,在与正规汽车租赁公司合作的同时,以私家车‘挂靠’租赁公司的方式招募私家车加入。”该人士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一些本来是“黑车”的车主,通过“挂靠”第三方租赁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借机“洗白”身份。
事实上,根据各地出台的相关规定,南京、山东等地禁止的正是私家车、挂靠车等非租赁企业车辆用于租赁经营,或者私家车、社会车辆等非正规车辆通过打车软件从事出租客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