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丫头自从上了七年级,开始学习历史。为了让她增加学习历史的兴趣,我就建议她多读历史故事。一天爸爸给她借了一本《史记》的历史故事书,写完作业后,我催促她睡觉,她说:“我还有任务没完成呢?”
“什么任务呀?”我不解地问道。
丫头兴奋地说:“我决定了,每天晚上读两个史记小故事。”
“那敢情好,不过你要按自己的计划完成。”我连忙夸赞道。
……
一会儿就听丫头在喊:“妈妈,你说禅让制和世袭制有什么区别呀?”
“这还不简单,禅让制就是把皇位传给别人,世袭制就是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孩子。”
“那不对,尧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舜,那舜不就是尧的女婿吗?尧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女婿,就是传给自己的孩子,《史记》却说是尧禅位给舜,那不是世袭吗?”丫头的一问,把我给问住了。我自认为自己通晓历史,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言论。
“那得看是尧先嫁女,还是先传位。”我糊弄丫头道,然后再读史记。原来尧为了考察舜的德行,先把女儿嫁给舜,然后通过女儿来考察舜的所作所为。舜并没有因为娶了尧的女儿而故意表现,他为人公平、公正、孝顺,取得了尧的信任,尧这才把皇位传给他。
丫头的禅让、世袭新解,让我又重温了一遍历史。
通过丫头读《史记》的疑问,我也反思自己读书的方式。我们读书要有自己的理解,这是我对丫头的要求,而自己却从未要求过自己,现在我看书总是囫囵吞枣,大致浏览一遍,从没有仔细阅读书中的内容,更谈不上理解、思考,以至于有时丫头问我一些问题,我总是含含糊糊,能说个大致意思,因此也常常得到丫头的嘲笑,“妈妈还说自己什么都懂,却也有不知道的地方。”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而孩子更是父母的影子。看来,我们当父母的真应该向孩子学习。
(刘亚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