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89|回复: 2

【945期跟帖 安全管理三】不安全因素 根本在“人”

发表于 2009-6-16 21:03: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 廷 永

         2009年6月14日,笔者发现,在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中,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石壕煤矿采煤四队,为加强员工安全心理因素的探索和研究 ,及时补充了一条安全管理规定:在每班排班前发现我们员工带情绪上班,饮酒无理取闹、情绪高昂或者是情绪低落者、精神疲惫、睡眠不好、家庭闹矛盾者等不安全因素,一经值班队干发现,一律停止排班,劝其回家休息,或者是排完班后找其谈心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矛盾,认真疏导思想障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当好员工的心理医生,及时消除员工不安全的心理因素,对保障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家也许知道,造成事故的原因90%在“人”的这个根本因素。在企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基层队、班组总是从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设施投入、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安全帮教等方面入手。这些因素固然重要,但如果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我们安全工作者,增加员工安全心里的科学研究,让影响严重的员工安全心理因素得到正确的释放,无疑对煤矿安全会起到一种本质上的安全保证作用。
        安全专家认为:一般说来,如果员工的心态良好、情绪稳定、精气神足、安全习惯好、树立正确的安全思想意识,克服常人容易形成的侥幸心理、惰性心理、麻痹心理、就会使员工工作态度端正、工作作风变得积极主动。如该矿采煤四队生产一班青年采煤工邓兴明,在今年5月中,由于班组评分不很透明有意见,最后发展到与值班队干发生冲突。队长、书记发现后,及时找双方了解情况,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纠正错误,妥善处理,消除了影响,搞好了班组团结,6月以来天天出满勤,工作比过去积极了,安全责任加强了。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安全生产的直接管理者,多学习一些安全心理学知识,多和员工一起工作,多交流、多交谈、多关心、多沟通,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尤其是采掘一线员工的心理变化状态和一些非安全因素,采取有效办法化解安全风险,把安全工作由事后的被动处理,转化为事前的主动分析、控制预防,提高安全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009-6-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21:10:19 | 查看全部
有一段时间未投稿了,今天学习写一篇,请平台老师多提出建设性意见!欢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7 21:32:44 | 查看全部
不安全的因素根本在“人”,说得太对了,要是用机器人干活,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