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些都是共产党高层经常说的话,也有很多经典战例。在此,不说共产党,只说国民党。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占有优势地位,开始是全面进攻,后来改为重点进攻。国共两党经过短暂的相持阶段,国民党军队有生力量遭到消耗,共产党军队逐渐壮大,开始了全面的反攻。
在解放战争后期,坚守还是放弃某座城市或地区,蒋介石很纠结。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曾经提出,放弃某些地方和城市,遭到蒋介石的反对。后来,事实证明坚守不如放弃更有利。因此,后人经常批评蒋介石愚蠢,过分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这不过是事后诸葛亮。
论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蒋介石可能比毛泽东稍逊一筹,但比那些高谈阔论的后人高明的多。一些将领建议国军放弃某个地区或某些城市,蒋介石可能很清楚,这些建议从军事角度讲可能很高明,但他为什么要反对呢?这就是所处的位置和角度不一样,那些将领只是从军事方面考虑。作为蒋介石就不一样了,他需要从军事、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有不同的见解也就顺理成章了。
比如,共产党放弃延安,这成为后人夸奖共产党“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成功典范。毛泽东和共产党高层领导当然不愿意放弃延安,不放弃能守得住吗?没办法,只得放弃。毛泽东不用像蒋介石那样考虑很多,起码从政治、外交方面没有必要顾虑很多。另外,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毛主席才有可能辗转陕北而不过黄河。国民党如果放弃某座城市,那就等于真正的放弃,靠打游击能行吗?虽然后来国民党也扶植了一些土匪,给共产党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设想一直未能实现。
坚守东北、坚守华北、淮海战役、保卫上海、坚守秦岭、死守成都,后来证明这些都是败笔。也有成功的战例,比如坚守金门,共军一个师上万人有去无回,不是牺牲就是做了俘虏。
将分几章,陆续介绍这些战例,分析弃与守的得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