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正常的福利应该有哪些?
去年7月,全国总工会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要求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合理有效利用资金。近日,全总在新闻发布会上,对于相关的补充通知做出了详细解释。补充通知规定,基层工会可以用会费组织看电影等活动,当会费不足时,基层工会可以用工会经费予以适当的补充,但组织春游、秋游等活动应该严格控制在所在城市,当日往返。补充通知还规定,基层工会可以逢年过节向全体员工发放少量节日慰问品,“逢年过节”的定义是指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慰问品”是指符合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以及一些生活必需用品等,关于“少量”的标准问题,则由各省级工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规定: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一)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二)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集体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三)职工困难补助,或者企业统筹建立和管理的专门用于帮助、救济困难职工的基金支出、(四)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包括离休人员的医疗费及离退休人员其他统筹外费用、(五)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异地安家费、独生子女费、探亲假路费,以及符合企业职工福利费定义但没有包括在本通知各条款项目中的其他支出。
职工福利的前世今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解决职工生活困难,以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原则,基本确立了职工福利制度的框架,即职工福利由国家和职工所在单位举办,以职业为依托,以城镇职工为主体,凭本单位的正式职工身份即可享受。1953年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规定,国营企业可按工资总额的2.5%提取福利补助金。1954年,政务院公布了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福利费掌管使用办法,把干部家属补助费等费用合并为工作人员福利费。1956年规定区以上工作人员福利费标准按工资总额5%提取,乡镇干部福利费标准按工资总额3%提取。到1956年前后,新中国初步建立了以国家为责任主体,覆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生活方面的福利制度。
改革开放以后,职工福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清除了传统职工福利制度中妨碍企业改革和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种种弊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生存的基本资源从国家完全垄断发展到主要由市场提供,属于社会承担的福利职能从单位体制中分离出来,职工福利日益成为单位的内部事务,并逐步向其原本的性质、地位和功能回归。
职工福利到底有啥意义?
职工福利到底有什么用?强国论坛进行的调查显示:41%的网友认为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37%的网友认为可以“提高员工的士气”,只有18%的网友认为职工福利的主要作用是为员工减轻职工负担。不少网友表示“逢年过节发给职工的福利虽然不值多少钱,但是让人感觉很温暖”。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在接受强国论坛采访时表示,职工福利是一种间接的物质报酬,“对劳动者来说,能够更好地让他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或者是在已有的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发放职工福利,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除此之外,苏海南认为职工福利也是企业对员工应尽的义务。
职工福利应该怎么发?
在强国论坛关于“最希望得到的职工福利”调查中,受访者更倾向于现金或实物福利,“过节费”成为网友最喜爱的一项职工福利,另外两项比较受欢迎的福利分别是“年节发放的生活必需品”和“为减轻职工生活负担发放的各类补贴”,而“免费的教育培训”、“春秋游等集体活动”等福利受欢迎程度相对较低。不少强坛网友表示,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很多属于员工正常的福利被取消了,一些人对此颇有怨言,但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滥发福利容易导致腐败滋生。如何在坚持反腐败和保证职工正常福利这两方面寻求一个平衡?苏海南认为要把握四点原则:首先福利支出的资金来源是合法合规的,工会经费列支一定要符合基层工会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第二是这些福利项目以及标准要符合规定;第三是福利待遇制度办法应该公开透明;第四,福利的发放一定要按照法规政策的规定来执行,违规的要处罚。“对不按法规政策执行的,违规的,一定要查处,要承担乱来的法律责任或者违规责任。”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