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前,经济增长面临人工、资源、资本等经济要素生产率贡献份额不断下降等问题,如果技术进步不被重视,则难以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然而这样的转变,并不是一件容易实现的事。“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从经济增长理论上理解,是发展过渡时期的形态,即从以工业化推动的高增长阶段逐步向均衡增长阶段的过渡调整。在这个时期,关键要讲究过渡的方向和方式,企业要耐得住寂寞顺应市场需求在产品技术升级方面“钻”下去。
多研究探索,由苦苦思虑“怎么活下去”,转变为“我要转型,还要变得更好”。无锡企业中,一些深刻变化正实实在在发生着,虽然,大企业上大项目不再那么常见。江阴高峰工具有限公司过去也曾走过大批量钻头生产之路,却陷于低价恶性竞争。如今,年产值虽只有470万元,但追求产品差异化、高质量,专门做牙科钻具,精度公差比头发丝还要细10倍以上;无锡新鸿泰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早年就完成爆发式增长,如今也慢下来,专门瞄准新的智能电网中所需要的元器件,销量虽不是非常庞大,净利率却在20%以上;开普动力从产品生产,逐步转向了产品的测试、新型外观设计等,在行业内拥有专利技术领先……企业迈出的一个个小步,表面上看不太惹眼,却顺应了市场需求的改变。因为,如果没有相应的、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没有相匹配的对技术、人力更科学的统筹,这样的顺应是难以为继的。这些企业内部,一线生产员工占比越来越少,科研和售后服务人员占比越来越多,员工总人数依旧在增加,这其实就是企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的表现。不断的小步迭代,只要持续努力,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未来。(吴荣荣)
来源: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