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49|回复: 6

朋友是一生的守候

发表于 2015-1-14 20:28: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网络 作者:王志文
那是一个雨意很浓的黄昏,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从千里之外打来电话。自毕业后天各一方,这是头一次听到彼此的声音,说着说着,电话那头已泣不成声,我 也热泪滚滚,以至于挂断电话以后,走在雨中,仍分不清脸上流出的是雨还是泪。于是蓦然领悟,曾经的友情并未因时过境迁而淡漠,真正的友谊,不是一条流动的 河,而是一幅凝固的画。朋友如酒,时间越长,越会散发出一缕清新宜人的醇香。

  由于遭遇了颇多的苦难,使我很珍惜朋友间的友情,在意成长岁月里每一次缘分的聚散,常常在孤独寂寞里,在夜的深处,静静地怀念往事,回忆朋友之间的 分分秒秒点点滴滴。绵绵不绝的追忆中,想起李商隐伤感的诗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望黄昏的薄暮轻卷雁影,看经霜的红叶惜别枝头,这样想 来,一缕无奈的酸楚和无言的凄迷又涌上心头,慢慢地漾开去,渗透到每一寸肌肤中,让我在事隔多年后再次感受到了友情的所在。



  那一年春天,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候,与友人去饭店喝酒,微醉后,谈起各自的伤心事,我们都伤心地哭了,哭罢便有一种释怀的感觉。印象最深的是当 时他说的一句话:“我可以忘记和我一起笑过的人,但永远不会忘记曾和我一起哭过的人!”是呀!只有在朋友面前,我们的悲喜才会袒露无遗。朋友,就是不但能 和你一起笑,而且还能和你一起哭的人。

  在生活的漫长羁旅上,能邂逅一个重情仗义的挚友,实在是极难的一件事,“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古人说:“以利合者,利尽交疏。”真正 的友情不是靠金钱物质来维系的,是需要帮助时不求回报的付出,所以便有了流传千古的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千古绝唱。朋友是另一个自己,一旦成为了朋友,便会 在意他的每一点变化,他有了成绩你会为他高兴,他有了烦恼你会为他伤心。友情,不似爱情那样浓烈,有时却远比爱情持久。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生命中拥有一份不变的友情十分珍贵,朋友之间,不仅仅意味着有福同享,更多的时候意味着有难同当,即所谓幸福由两个人分 享,就会变成双倍的幸福,痛苦由两个人分担,就会减少一半。也许我不是一个优秀的朋友,但我还是愿以一颗平常的心为朋友守候一生,因为一颗心,也许不能使 另一颗心幸福,但至少能使他温暖,坚强。

  漫漫红尘,短暂人生,友情是一生中最宝贵的拥有,是生命长河里一首意境深远的小诗,是可以使人歌至忘情、泪至潇洒的心灵照耀。

  拥有了友情,你就拥有了温馨和欢愉,你就远离了苦闷和孤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0:32:12 | 查看全部
为什么坚持想一想当初
  来源:网络 作者:张伟 王凌   
他乐此不疲地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揉进电影里,不管是少年时代邻居里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繁华酒楼里谄媚的店小二,还是那些面对挫折坚强不屈的英雄人物。他说,这都是自己的经历。

  描画一个明确无误的周星驰极为困难。他同时被人视为天才、偶像、暴君和孤僻者,他做过演员、导演、房地产投资公司主席,甚至成为广东省政协委员。

  他通过喜剧表演塑造一个时代的潮流,本人却在电视镜头前手足无措。他被哈佛大学教授的学术论文反复剖析,本人却没有读过大学。他捧红了大量电影演员,得到的尊称从“星仔”到“星哥”直到最后变成“星爷”,到后来,这些受惠者却一个个与他交恶,甚至借助媒体抨击他。

  他的成功和他拥有的权力,与他表现出的孤独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他的朋友和搭档田启文说:周星驰像武侠小说里的孤独老人,让别人无法靠近。

  最极端的例证也许是在他2004年的生日,据媒体报道说,“没有一个人为他捧场道贺”,他自己喝酒,直到酩酊大醉。

  曾经的女朋友朱茵在分手后感慨她比周星驰幸福。“因为我有不少朋友,有心事还可以向人倾诉。”朱茵说,“他的交心朋友不及我多,朋友也少,他会比我惨。”

  他不擅长交往,可以说是畏惧交往。《大话西游》的导演刘镇伟曾经力图分清周星驰身上“古板”和“害羞”的界限。刘镇伟说,周星驰到酒店找他,不好意思敲门,从门缝中塞进来一个纸条表达想法。

  当这种害羞达到极致,周星驰就会尝试逃离人群。2001年,他到北京大学与学生交流并发表演讲,上千人早早地在广场上等候他,他却躲进了校内食堂的厨房里。



  周星驰从小到大都很安静,他的妈妈凌宝儿对此印象深刻。他总是情愿站在窗旁看两小时街景,盯着来来去去的人观察,猜测他们的职业,但“十问九不应”,以至于最亲近的人也无法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他入行后不久,有一次,凌宝儿接到一个圈内有势力的人打来的电话,“那个人打来电话大爆粗口,问我是怎么教儿子的,他说想跟周星驰吃顿饭都这么难,怎么这么不给面子”。

  时至今日,周星驰仍然无法在公共场合表现得自如。他参加媒体和大学的论坛,非常紧张,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怕自己说错话,主动示弱。“他很怕受伤害,一点点小伤害都接受不了。”宋子文想起这些情形时说,“他不是自大也不是完美主义者,只是把自己表现得特脆弱。”

  尽管如此,周星驰仍然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将他评为唯一一个“亚洲英雄”时写道:“如果说香港有查理·卓别林的话,那就是周星驰。”

  如今拥有强大票房号召力的“中国卓别林”是睡在上下铺的架子床上开始自己的梦想的。他的童年记忆包括帮外婆摆地摊卖指甲钳、去酒楼推着小车卖虾饺、到五金厂打工以及在尖沙咀骑着自行车兜售报纸。

  在大多数时候,他满怀信心,或者说,用光明前景反复说服自己。他的好友梁朝伟回忆说:“周星驰整天做白日梦,幻想成为大明星。”

  在他和梁朝伟一起在香港艺人训练班学习之前,两人已经一起拍过一个8分钟的短片。“那都是周星驰的主意,当时我对演戏不开窍,那个短片他既当导演又 当演员,我只是演员。他安排我演坏蛋,最后我演的角色被他无情地打死。”梁朝伟说,那时候自己只是周星驰的伴角儿。有点讽刺的是,“伴角儿”很快功成名 就,在“主角”还跑龙套混盒饭的时候就开上了豪车。

  即使是在无线混日子、跑龙套、毫无前景的时候,他也要用庞大的理想激励自己。那时候,他每天很早起床,洗脸刷牙时会对着镜子喊“加油”,幻想着有一天自己成为主角。

  多年后,周星驰把自己在刚入行时的遭遇拍成了电影《喜剧之王》。这部电影的票房是失败的,但也打动了无数喜欢周星驰的观众。片中男主角尹天仇对女主 角柳飘飘说道:“小姐,如果你非要叫我跑龙套的,可不可以不要加一个‘死’字在前面?”这一幕让银幕前的人们放声大笑,但对周星驰来说却是苦涩的回忆。

  他曾对宋子文描述那段经历—混得很差劲,不得不为了多赚几十块钱而四处等候差遣,为了生计着想,“学着很油条的样子,跟人家插科打诨磨嘴皮”,为了一个死尸角色“浪费一升口水争取”。

  多年以后,周星驰成为主角,成为导演。他喜欢将自己描述为一个“跑腿的”,一个善于听从别人建议的人,“他们不说,我作为导演就完了”。但与他合作 过的人对此并不认同。旧日伙伴批评他“不好相处”的声音反复出现,而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他脾气火暴,经常在片场骂人。即便是他昔日朋友田启文在为他辩护 时,也不得不承认他会对熟人发脾气。按照香港某娱乐周刊的说法,这位绰号“田鸡”的演员“十多年来一直是周星驰左右手”。

  “如果他不关心你,不疼你,干吗要这样?明白的人要清楚为什么,要看是什么情况,什么环境,什么状态,他骂什么。”与周星驰疏远之后,田启文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

  几乎在拍摄的所有电影里,周星驰永远选择站在“丝”一方。这让人们总是能轻易从周星驰身上看到很多过往生活的痕迹。最明显之处在于,他乐此不疲地将 自己的人生经历揉进电影里,不管是少年时代邻居里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繁华酒楼里谄媚的店小二,还是那些面对挫折坚强不屈的英雄人物。他说,这都是自己的 经历。

  他一直知道如何吸引别人注意。就连他小学四年级时的女同学阿珍也记得他“个子很小又爱引人注意”的样子。

  得知香港艺人训练班开始招生后,他为了防止自己的身高成为考试障碍,花钱买了一双价格不菲的高跟鞋。

  不过,据说考官就看了他一眼,就决定让他回家了。但他并没有停止尽力展示自己。在此后的演艺生涯里,他一次次像当年争取龙套角色那样去为自己争取可能性。

  机会姗姗来迟。1988年,他被选中做一部电影的主角。这时候,他已经花太多时间用来训练和等待,因此立即决断借此成名。他在电影中展示了夸张甚至放纵的搞笑风格,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他后来回顾当时的心态,“我那时什么都没有,要让人能认得我,要引人注意,只能走险招,比较过火,但求博人一笑。险中求胜,我宁愿被人骂到遗臭万年,都不愿演完之后完全没反应。”

  这种尝试最初是失败的—他的《唐伯虎点秋香》在上映时让内地观众目瞪口呆,大加批判。1994年与内地西安电影制片厂合拍的《大话西游》不但票房惨 败,导致周星驰的彩星公司破产,还因为“低级”等原因招致非议,以至于很多年里,当时的西安电影制片厂领导层都不愿意对外谈论这次合作。

  但几年后,这部电影重新在内地流行,其中无厘头的风格,也让很多精神苦闷的年轻人找到了对抗生活的武器。

  周星驰是小人物的代言人。他的确展示了一个草根人物所能展示出的最好的精神状态,有时候是通过起落无定的剧情,有时候是通过滑稽的动作和让人边笑边流泪的台词。

  但在他自己看来,这只不过是往日生活的自然投射。“我总是演我熟悉的东西,”他说,“我本身就是草根阶级,我对平民生活感到亲切。”

  有一段时间,人们几乎认为他要背离这个套路—他成名之后,电影里一度开始出现那类一出场就地位不凡的主角(比如电影《食神》),但很快,他又回到了老路上。

  过去的生活塑造了周星驰,也牵扯着周星驰,并难免让他悲伤。有一次,一个名叫任田的女记者采访周星驰,结束之后,请他在一张照片背后写一段话留念。

  据她回忆,有那么一刻,周星驰露出难过的表情,然后歪歪扭扭地写下了这几个字:“为什么坚持,想一想当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0:34:53 | 查看全部
你打算什么时候从重复中惊醒?  
来源:网络 作者:赵星  
 人最大的惰性在于学会“习惯”,当习惯了上班睡觉再上班再睡觉的重复生活后,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可内心深处总是会有一丝不安,生活似乎不应该如此……

  大四时,我全职实习,每天早晨坐两个小时公交车上班,忙忙碌碌的一天之后,再用两小时下班,看尽三环一路霓虹闪亮回到宿舍一般在晚上9点钟,吃饭, 打闹,写点作业,上床睡觉。后来,我搬到离公司近的地方住,每天浑浑噩噩地上班、下班,回家洗衣服擦地板,和同屋的女孩聊天……时间久了,我总是觉得似乎 有什么地方不太正常,好像我的生活都是工作,除此以外我没有任何能干的,跟不同的人交流总是有障碍,我对社会不了解,而别人对学校的事情没兴趣。这个时 候,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没有平衡好我的工作和生活,除了工作,我的生活没有一点颜色。而这个时候Yvonne在加拿大交换上学,经常打电话告诉我她那里 的钢琴房是多么梦幻,那里的枫叶多么漂亮,连那里街头的雪景都分外让人觉得艳羡。这让我纠结的心更加纠结。

  我躺床上想了很久很久,我一直想要学钢琴,我一直想要开一个博客来写下我成长过程当中点滴的思索和进步,我一直想要做公益来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幸福 的人。可是我一直都在等,似乎在等一个更好的时机,也似乎是在等有钱的时候,或者是在等我内心准备好了吧。我就这样想着,等着。不停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更 多的人,我要这样,我要那样,但是迟迟没有行动。



  六月份看自行车大王标哥的专访,80多岁的老爷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做了”。那时候我一个人在酒店的房间 里上网聊八卦,和同学描绘自己的各种想法,扯得群情激昂,可是就那一瞬间,这句话突然惊醒了我。我腾地坐起来打长途回北京,找到早就预约好的钢琴老师,请 她开始给我排课程。我打开曾经停止了半年的新浪博客,看到2000的点击量,看到那些歪歪扭扭的文字,开始一点一点把我写到各个不同地方的文字重转上去。

  回到北京后,我火速订了去四川的机票,我开始托很多人帮我找需要帮助的孩子;我开始用自己的工资的一部分建立起一个小小的基金会,每月存入一点点的 钱,希望时间久了可以多一点去帮助别人。同时我开始用心去旅游,每月存固定的旅游专用基金好让我在有时间旅游的时候能够走得远一点,看得多一点。我找老师 给我普及古典音乐和股票知识;开始用心扩大自己的人脉;开始学着鼓励别人、赞美别人。我把书架里的英语书拿出来开始背单词,看英文电影,看美国电视台的节 目,我到书店买各种书来读做笔记……

  现在,我能坐在钢琴前完整弹下《kiss the rain》,我听古典音乐,会用心体会阿巴多的精湛;我成立了“星光成长计划”公益项目,已经有了4个私人捐助的项目;我写成长写职场写生活的博客,关注 的人越来越多,每天会收到至少10个网友的邮件,文字也慢慢地能成为文章直接发表了。

  我认识了很多不同领域里特牛的人,与其学习受益匪浅;也认识了很多不那么牛但是很善良温美的人,感受信任与真诚的味道;而我一直最重视的英文,也从听不懂公司开会内容,别人笑我也跟着笑,到和外国人沟通自如,甚至学会跟外国人吵架发脾气。

  美国爷爷说,他印象里我是个特别努力工作的人,因为每次找我吃饭我都很忙很忙。可是现在,我学会了把每件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当生活的天平中除了工 作又有了别的内容,工作和生活才可能变得平衡。他惊异地看着我,看着我在他面前慢慢地喝着咖啡,浅浅地微笑,说着比去年流畅了很多的英文,他说我笑起来真 心又美好。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有了很好的工作,生命就有了意义和保障,可是生活不是只有玫瑰色;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站在玫瑰色上伸头去看看别的颜色,并时不时地把别的颜色拿过来和玫瑰色搅和一下,看看能出什么花儿。

  工作的8小时,决定了你的专业知识,你赚钱吃饭的能力,以及支撑你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全部支点;而工作外的8小时,才决定你究竟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5 08:39:27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中油运输朱炜于2015-01-14 20:34发表的  :
你打算什么时候从重复中惊醒?  
来源:网络 作者:赵星  
 人最大的惰性在于学会“习惯”,当习惯了上班睡觉再上班再睡觉的重复生活后,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可内心深处总是会有一丝不安,生活似乎不应该如此……

  大四时,我全职实习,每天早晨坐两个小时公交车上班,忙忙碌碌的一天之后,再用两小时下班,看尽三环一路霓虹闪亮回到宿舍一般在晚上9点钟,吃饭, 打闹,写点作业,上床睡觉。后来,我搬到离公司近的地方住,每天浑浑噩噩地上班、下班,回家洗衣服擦地板,和同屋的女孩聊天……时间久了,我总是觉得似乎 有什么地方不太正常,好像我的生活都是工作,除此以外我没有任何能干的,跟不同的人交流总是有障碍,我对社会不了解,而别人对学校的事情没兴趣。这个时 候,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没有平衡好我的工作和生活,除了工作,我的生活没有一点颜色。而这个时候Yvonne在加拿大交换上学,经常打电话告诉我她那里 的钢琴房是多么梦幻,那里的枫叶多么漂亮,连那里街头的雪景都分外让人觉得艳羡。这让我纠结的心更加纠结。
.......
这是两篇文章,老师可以单独成文发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5 08:39:48 | 查看全部
谢谢老师的精彩分享!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0 00:32:50 | 查看全部
欢迎各位老师支持和关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5 22:38:10 | 查看全部
欢迎各位老师支持和关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