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27|回复: 29

“变”在其中内在奥秘

发表于 2015-1-16 08:38: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变”在其中的内在奥秘
                                解读湖北三鑫公司发展中的求变图强之路
        “变”是万物发展的内涵因素,一个企业莫不如此。在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鑫公司)发展历程的轨迹中,“变”一直以来是三鑫公司所追求的内涵品质,也是自身不断追求打破自我,追求超越自我的决定因素。
        三鑫公司坐落于华夏青铜矿冶之乡湖北大冶,三千年的冶炼史曾蜚声于海内外,给这里矿业发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从手工作坊一锤一凿式的开采冶炼,到如今的数字化采矿技术的应用,矿冶之乡的本身就是一部不断变革着的开采冶炼史。三鑫公司传承千年矿冶文化精神,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变革方式,让矿冶文化走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再次在业界让同行投向了注视的目光。

数量之变:合作决定了企业发展方向

       在大冶桃花湖畔的鸡冠山边,一排低矮的红砖瓦房,一条几十米长的斜井,数十个矿山工人干部就构成了当初三鑫公司的全部家当。当时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让这块富饶土地上的矿业一时兴起,周边的矿业巨头——武钢矿业、大冶有色等矿山都在抢占大冶县域内的好资源,却不屑于这块被遗忘了的“瘦肉”,而三鑫人始终坚信,这里是有内涵的、有发展潜力的。
其实,三鑫人的自信底气还没那么足,区区几百万吨的资源量不够周边大型矿山开采个几年,资源问题一直以来是制约企业做大的难题之一,没有资源,要发展、要融资、要政策都是空谈。
       “变”因资源而起。在大冶这块矿业沃土上,功勋地质勘探单位——鄂东南地质大队是三鑫人跑得最勤的地方,当年国家在长江中下游铜录山成矿带上有很大投入,也有很多的成果,三鑫公司也正是处于这一边缘。三鑫人始终紧抓资源这个关键要素,与鄂东南地质大队联合,借助国家风险勘探资金,在矿区周边开展了探矿会战。
       矿业投资是风险极大的投资。八十年代末是矿业市场十分萧条的时期,铜金属最低降到了万元以下,金铜行业发展普遍不被看好,投资与合作无异于天方夜谭,三鑫公司也从刚一组建就进入了艰难时期。
       当时的矿山是黄石市地方国有企业,最大的优势是三鑫公司承接了冯家山、东角山等老矿山,技术优势和政策优势还具备。地方政府投入了一笔发展资金,让三鑫公司在艰难的环境中得以起步。
       楚人曾有荜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三鑫人也如此。一期工程主斜井筹建时的三鑫,一片荒凉,只有一个小山包。没有水喝,就去喝河水;没有饭吃,咽粗粮咸菜;没有房住,就住简易工棚;没有加班费,工人也就不计报酬。没有路走,就走田埂,工人常常扛着沉重的设备走几里远的田间小道,硬是在一年的时间内,将主斜井工程建成,形成了日供矿200吨的能力,完成了三鑫公司历史上的首变。
       但三鑫人并不满足于此,要扩大规模还得有资金的支持,但是矿业不景气的当时,要寻找投资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四处碰壁之后,三鑫人想到了当时远在北京的中国黄金总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前身)。如果靠上了这棵“大树”,发展应该不是难事。
1992年的下半年,一批有志于发展的三鑫人北上“求援”,而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中国黄金总公司也需要走出去,寻求发展的支撑点。当年的中国黄金总公司总经理王德学对三鑫公司表达的合作意向十分感兴趣,在完成前期的考察后于次年2月份就签订了合作协议,成功控股三鑫公司,并亲自任首届董事会董事长。
       有了北京技术、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三鑫公司展开拳脚大力发展矿山,处理量跃升到每日800吨以上,企业盈利能力逐步显现。
1998年,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一场东南亚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国内外矿业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特别是金铜行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让企业走出困境?
       在艰难的抉择中,三鑫公司通过鄂东南地质大队在矿区钻探成果,向政府提出整合鸡冠嘴、桃花嘴和金井嘴三家矿山的资源的要求获批准,于1999年年底成立了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三鑫公司资源储量猛增到千万吨以上。公司也随即实施了二期和三期改扩建工程,日生产能力猛增到2000吨以上,效益排名升至中国黄金集团第一位,三鑫公司在黄金业界暂露头角。
       三鑫公司在艰难的环境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华丽变身,为今后的发展埋下了绝妙的伏笔,这不仅仅是市场经济左右的结果,更是三鑫人发展思维不断变革的结果。

质量之变:内功锤炼了企业发展能力

       如果说地底下的资源给了三鑫公司天然的禀赋的话,那么人治的力量决定了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在三鑫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有一段历史不能不被记起。
       2004年11月底,被誉为中国黄金第一股的中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股份)从母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手中购得三鑫公司51%的股份,成为了中金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力矿山,三鑫公司的加入让中金股份在资本运作市场上的融资能力和信誉度大增。
反过来,上市公司中金股份对于管理的严格程度,让三鑫公司产生了质的内变。集团总经理宋鑫在任当年的中金股份董事长,曾以管理的精细程度而著称,他多次莅临三鑫,他不断的告诫,三鑫公司要不止于做效益数量上的矿山,而是要做效益质量型的优秀矿业公司,三鑫公司在管理的精细化方面还要大幅提升。
       思维的变革往往是最难的,但也是最深刻的。三鑫公司要打破十几年来的固有思维定势,用上市公司的运作模式来改造自己和规范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年的董事长孙连忠和总经理梁中扬已握紧了三鑫发展的接力棒,面对企业发展前所未有的压力,变革的思路已经将他们推上了历史的风口。
       改革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在他们看来,企业的发展有诸多缺陷,每个缺陷都是需要攻克的“碉堡”。三鑫公司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逐步开展了“员工素质提高年”、“科技进步年”“成本管理年”、“企业文化建设年”、“质量效益年”等主题管理活动。通过一年一个新主题,一年解决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一年实现一个新突破,这对三鑫公司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几年来,按照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三鑫公司不断借鉴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摸索出了一条以成本预算管理为核心,数字化管理为平台,三项体系管理为依托,具有三鑫特色的管理体系,实现了企业管理由输入型向输出型的转变,企业已经成为集团公司人才、管理、技术的重要基地。
       管理基础的加强,企业的发展有如磐石之根。2009年,是国内外矿业发展最为迅猛的一年,在利好市场行情的刺激下,国内几大黄金生产企业都在进行扩能改造,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这是一次绝佳的内部发展变革机遇。
       时任中国黄金集团副总经理的宋鑫格外重视三鑫公司的发展引领作用,他们要求:“三鑫公司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意识,在集团的发展中当好排头兵。”
        3个月零10天,整整100天。完成了被誉为三鑫公司“后劲工程”和“希望工程”的选厂3000吨技术改改,这也是三鑫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建设周期最短、施工最复杂的技改工程。集团公司批复的是180天建设周期,而三鑫人自我加压,主动把工期压缩到了100天,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决心啊!?
       该项工程于2009年9月10日正式破土动工,在长春院与十五冶的大力支持下,克服了边设计、边施工、边拆除、边生产等诸多困难,不断优化设计工艺,合理组织施工, 100天内,拆除一座旧选厂,一座崭新的选厂投入生产,技改工程的主要工程和主要设备全部按时施工到位,并且各项生产指标在试车期间全部达到了设计要求,公司当年利润创下了7亿元的历史新高,创造黄金行业建设史上的“三鑫速度”。
       有媒体在采访中把三鑫公司的这种精神誉为“敢于超越、勇于担当”的精神,具有很强的大局意识。但在三鑫人看来,这只是平常工作中的一部分而已,也是三鑫人“首战用我、用我必胜”优秀品质的自然体现。

 方式之变:自我超越赢来了企业发展的蓝天

       按常理说,三鑫公司的发展现状和利润能力的稳定,足可以让三鑫人躺在功劳薄上过上十几年好日子,但不愿意固步自封的三鑫人,在极力摆脱传统矿山在人们印象中的记忆,又在思谋企业深度和广度之变。
       在三鑫公司的展览室内,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六个国家级荣誉或资质——国家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国家级绿色矿山、安全六大系统示范单位、国家两化融合试点单位、全国职工模范之家、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有的荣誉、资质在湖北省或者黄金集团内都是唯一的。三鑫公司矿区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职工人数不到1500人,是什么样的力量和平台能承载这么多国家级的荣誉呢?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在历时八年之后再次换帅,宋鑫出任集团总经理,在黄金行业面临严峻形势的历史时刻,作为黄金企业管理专家型的他,提出了强化管理和改革创新的发展思路。在三鑫公司年初的工作会上,公司董事长梁中扬首次提出了“两个转变”的企业发展战略构想,即:传统矿山向现代化矿山转变,浅部开采向深部开采转变。三鑫公司“两个转变”的定调,包含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全部内涵。
       “智慧矿山”建设已经被三鑫公司列入今后发展的规划蓝图,它并不是三鑫公司制造噱头的一个新生事物。在三鑫公司,井下六大避险系统通过了省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验收,其避险功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可满足80人90多小时的同时避险需求。在地面的指挥调度中心,井下每个员工的工作地点和工作动向都通过信息平台与地面链接,随时可以进行调度指挥。
        “我们的智慧化矿山不单单是追求某个方面的技术升级,而是将公司整个生产环节在数字和信息平台的控制下,实现生产可视化、管控集成化、管理信息化、生产自动化。”三鑫公司信息中心主任贠永旭介绍道。
       在三鑫公司井下所有中段的抽风站和抽水泵站,远程控制系统将这些井下安全设备、设施连成了自动控制的集成环网,实现了抽风、抽水、空气的自行检测、监测和自动工作的模式;在地面的选厂,自动化控制系统随时可以根据矿石性质的变化,自动调整给矿量、磨矿浓度和加药量,浮选指标更加持续稳定有效。而且,这些数据也即时传送给了指挥调度中心,供工作人员作生产调度参考。
       如果说三鑫公司的“天时”是指一群锐意进取的优秀黄金人的话,那么“地利”就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了。三鑫公司建矿二十多年,从原有的千万吨矿石量到如今的三千万吨保有量,资源消耗了二十多年,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却增加了两千万吨。这样的优势主要得益于公司十分重视本部资源的勘探工作。在鄂东南地质大队的合作下,三鑫公司以“攻深找盲”为切入点,先后在区域外围和深部发现了大量优质资源。
       2012年以来,特别是去年以来,三鑫公司再次发力,实施了井下深部3000吨改扩建工程,两条超千米的主副井正在加快施工,年内即将投入试生产阶段,届时,深部资源的开采利用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优势力量,将再次为三鑫公司的发展助力。
       三鑫公司从当年的一个乡镇小矿逐步走向现在的中国黄金行业明星企业,在创业的征程中,遇到过困难和阻力。但三鑫人以其不折不挠、勇于创新的精神,用智慧、信心和力量,巧妙的解决了这些难题,在变革中突破、在变革中发展、在变革中图强。20多年来,三鑫公司上交利润近30个亿,共为国家赚回了相当于20多个当年建矿初期的三鑫公司,为国家的黄金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6 11:08:05 | 查看全部
我先出去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6 11:08:30 | 查看全部
没时间细细品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6 11:08:58 | 查看全部
回来再接着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6 11:09:24 | 查看全部
建议把标题再润色一下会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6 11:09:52 | 查看全部
一个好标题会更能吸引大家的眼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1:43:56 | 查看全部

回 2楼(鲁宝林) 的帖子

   你也很不容易,不要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6 12:10:26 | 查看全部

回 6楼(湖北三鑫黄国强) 的帖子

哈哈,没办法,管理员要做的事情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6 12:11:37 | 查看全部
谢谢理解。我说的是主标题太短了,副标题挺好的。你改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3:46:46 | 查看全部

回 7楼(鲁宝林) 的帖子

老师是专门的平台管理员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