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3年,始终奋战在采煤一线,默默无闻,坚如磐石,凭的就是一份职业坚守;
24年,管理岗位上尽展才华,老骥伏枥,克己奉公,凭的就是一份岗位执着;
33年,矢志不渝地扎根煤海,脚踏实地,屡创佳绩,凭的就是一种无私奉献;
33年来,职工们对他有口皆碑,领导对他赞誉有加。
他,就是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徐庄煤矿优秀共产党员、采煤一队生产区长张仰喜。
斗转星移,岁序交替,张仰喜在采煤一队的33年,队主要领导更换了17任,职工队伍也有了较大的变动,而他依然风里来雨里去,在煤海里奋力搏击、矢志翱翔,对这片煤海的眷恋热情丝毫不减。
1980年4月,年仅17岁的张仰喜通过招工来到我矿,被分配到采煤一队当上了一名普通的井下采煤工。年轻的他虚心好学,勤于钻研,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脏活、累活、重活抢着干,短短时间内就很快就掌握了采煤机割煤技能。哪些地方需要挑顶、哪些地方需要刹刀,他都心中有数,了如指掌。他坚信“艺多不压身”的道理,对工作面接顶、上下出口、移支架、皮带、溜子等工种活都认真地学,积极地干,很快成为“精一会二懂三”复合型、实用型生产技术骨干,还享有“接顶高手”之美誉。凭着广博的理论知识与多年的现场实战经验,他对一些现场机械设备故障处理起来,总是得心应手,手到病除,皮带跑偏会调,溜子有问题会修,采煤机坏了会处理,支架出现问题立即可以解决。
熟悉张仰喜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实干家,有着不服输的韧劲和脚踏实地的作风。
2011年,采煤一队回采的7199工作面遭遇到建矿以来的最大涌水,水患不仅制约着正常原煤生产,而且对安全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生产区长,他严格现场管理,认真抓好矿、区队各项措施的兑现,同时积极出谋划策,带领职工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圆满完成了该面的回采任务,并实现了安全无事故,被矿和公司荣记集体二等功。去年10月25日中班,工作面老顶突然垮落,瞬间涌水量达到600立方米,冲击的浮煤把水仓淤死,造成排水系统告急。为了工作面几千余万元机电设备免受损失,为了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他连续奋战在抗灾抢险第一线,带领职工们肩扛手挖,连续苦战十多个小时,一袋一袋地把淤泥背到30米以外的皮带机上,避免了工作面险情扩大,为夺取7199工作面十个多月治水攻坚战最后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干煤矿这行,不吃苦不行,没有付出,怎么能有收获?”入矿33年来,张仰喜每月下井平均都在22个以上,有时工作面开采遇到难题他经常是一天下两个井,有时甚至打连勤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2012年5至2013年3月间,7191工作面孤岛开采,需要过3条断层、3条探煤巷,4条放水巷,地质条件之差,现场环境之恶劣为矿区综放工作面罕见。一次,工作面周期来压,造成工作面冒落。如不及时护顶,冒落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对今后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关键时刻,他主动战斗在工作面最困难、最危险的地方,用他精湛、高超的技能,迅速打木垛、接顶,避免了险情的蔓延。
近年来,随着经济潮的冲击和个人利益的驱动,有些生产骨干辞职另寻门路,而张仰喜不为所动。他说:我今天的一切是领导的培养,弟兄的支持,我离不开他们,更离不开这片生我养我的“黑土地”!(魏明东 汤杨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