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的,人的爱好,随着自己阅历的加深会发生一些变化,一些潜能不觉间就会冒出来,如雨后春笋,势不可挡。 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单位里举行了一个招聘会,当我把我用卡片机拍摄的图片投出去的时候,真是一万个没想到,后来上了一家国家级报纸的头版,我发现我对摄影原来是有天赋的。慢慢地,我凭借一只卡片机,竟发表了一百余幅图片,被同好称之为奇迹。2013年被县摄协吸收为理事后,因为活动的原因,不得已,就购买了一只自己的单反。 鸟枪换炮了,让我对摄影更加痴迷。 最大的惊喜是2014年春节,和文艺家同去石桥镇为“五好家庭”拍全家福。那次拍的图片,次日上了《人民日报》,国家第一大报,我虽然上过,不过上的是文字稿,图片能上《人民日报》,这让我在同事和朋友面前,大大地骄傲了一把。不久,新闻图片又上了《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我拍的黄金,还上了《华尔街日报》和《参考消息》,这些报纸,对于我以前,想都不敢想。 最有意思的一次摄影是在青口盐场。那次,准备去拍扒盐的场景。当我们开车赶到的时候,恰好在盐场附近发现一家工厂正在烧锅炉,四只火炉,一个人添碳,红的火,白的烟,加上添碳人浑厚的肢体动作,多么美的画面!不由分说,我们掏出相机就拍了起来。拍的正兴起,突然过来一个保安,问是谁允许我们来拍的,并让我们把胶卷交出来! 后来,通过盐场的朋友打圆场,说我们是艺术摄影,我们才得以逃脱。我们当然知道,他们这种小厂,污染严重,就怕记者爆光。 回去路上,交胶卷那个细节,我让和朋友们一路上乐不可支,真是隔行如隔山啊,都数码时代了,哪里还有什么胶卷。 最开心的是与一位文友合作,在报纸上开辟“摄与诗”专栏。有段时候,我和一位朋友早晨去拍日出,连续拍了半年之久。有红霞满天的,有水墨淋漓的,都是美不胜收的海景,文友看到图片,就让我把图发给他,他负责配诗。他的诗,我是一直喜欢的,他说,将来,他欲出一本“摄与诗”的书,这让我满怀期待,我早日盼望那一天的到来。 自从我弃文从摄后,经常有文友给我留言,为我惋惜,说邵老师,你写了那么多好稿子,这条路走下去,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我看到,笑了。我一定是这样留言:收获什么不重要,收获快乐最重要。前天宣传部要求统计稿件,我盘点了一下,2014年,在市以上媒体发表作品200余篇(幅),这个成绩,俺是比较满意的。 明天就是2015年了,在新的一年里,我要全力以赴,拿好手中的相机,拍出更好更美的图片,让我离摄影家的梦想,更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