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12|回复: 9

蒲老师最新摄影知识讲解

发表于 2009-6-18 23:28: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平台的通讯员采拍的图片稿件投递也很多,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就图片这块的问题也不少。通讯员新闻图片拍摄仍然处于摆拍阶段,仍然没有走出摆中抓的现状,画面构图依然还处于6070年代的风格。在视觉冲击力上做得不够,由于通讯员对相机的操控能力处在一个想拍好照片的思维上采取简单方法应对,来不来就采取先去了解摄影技巧的跨越式学技术,而对摄影基础理论,操控方法的掌控进行忽略,总是埋怨相机不专业,总是埋怨被拍摄者不配合,总是埋怨拍摄环境差,其实,这些想法都错误的。

          1、操控技能不到位。比如,相机的光圈、速度、镜头的运用,相机的把持能力等等都不去研究,不去练习,采取追求上稿量的角度去简单完成拍摄。上传到平台的图片形成一窝蜂的标准模式,要找到一张经典的主打图片都很难。2、采访不到位。图片之所以达不到编辑要求,达不到报纸需求,还存在一个就稿子拍图片的现象,是采访不深入所导致。通讯员在拍摄图片的过程中并没有对现场控制进行分析,在文字采访中非常重视,而在图片采访中就放松。其实,图片在拍摄之前都有一个采访的,都被大家遗忘了。什么时间点截取一张经典图片,通讯员是无法控制的。这个原因大多处在急功近利之上,一到现场,采取一拍了之来应对稿件的投递。3、策划不到位。通过一个月对平台上传图片的了解,总感觉到缺乏的不是图片的数量,而是图片的质量。图片质量差的原因,关键在通讯员没有对图片拍摄进行策划,图片拍摄策划要分三步走:一步是拍摄前的策划,一步是拍摄中的策划,一步是后期剪裁的策划。最终导致图片没有冲击力,还在于通讯员拿着相机满坡跑,不知道拍摄什么画面最抢眼。许多好题材被为之而被浪费。4、艺术不到位。这是所有通讯员的一个通病,尽了心,却拍摄不到好的图片,尽了力却发现不了好的题材。其中存在的原因是通讯员没有对摄影这门艺术的学习,表象形式的学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概念,按下快门就是新闻图片疲劳思想。
          其实,新闻摄影也是有艺术的,更是需要把新闻图片艺术化拍摄,最终达到的是视觉冲击力的表现。在艺术化拍摄过程中,许多通讯员丢弃了现场背景的交代,比如,环境的颜色统一,物件的规律,构图的取舍,不知道该怎么做,往往拍摄出的图片就是一个杂乱的现场,总会以多视觉来表现作品,尽而导致新闻图片质量不高,没有中心思想。
        总之,下一月的工作,立足培训抓基础。通讯员在新闻图片拍摄技术上有待加强,有待提高。一是相机的操控能力【最基础的相机自身的功能的锻造】培养。二是画面背景语言的运用的方法需要解决。三是艺术化拍摄的思维要与眼球效益结合,四是现场采访的过程更需要培育【画面现场采访】,通讯员需要提高的摄影技能还有很多很多,远不止以上所总结的缺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08:04:59 | 查看全部
片不惊人誓不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09:08:32 | 查看全部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09:10:49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中原压裂于2009-06-19 09:08发表的  :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17:00:15 | 查看全部
学习了,谢谢蒲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17:34:32 | 查看全部
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9 20:59:22 | 查看全部
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0 21:20:10 | 查看全部
这样说没有用,干脆以图片来说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6 14:40:2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 00:22:08 | 查看全部
再次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