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航安全性不打折
回想起2014年的航空业的2大空难,仍令人心有余悸,“失联”成为2014航空业的关键词之一。这2次空难也给世界航空史重抹了2笔黑色。
因此,针对亚航的空难,有关“廉价航空”质疑声四起。在航空业,安全性永远排在受关注度的首位。那么,廉价航空的安全性真的会被打折吗?
虞楠认为低成本航空的安全性方面并不存在问题,“到2018年,春秋航空的机队规模目标是100架,春秋航空飞机都是新购置的,机龄都比较年轻。”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国内与国外的廉价航空公司相对比,是有一定差异的。比如马来西亚为了寻求航空业的发展,成立航空公司的门槛相对要低,“在我国,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在国外尤其像东南亚这些国家,可能是先经营,或者是两者处在平级的位置,因此运营基础就不甚稳固。”
民航大学研究所所长李晓津也指出,在全服务航空公司和低成本航空公司中,安全记录较差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安全记录高低与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与所在国对民航系统管理是否严格息息相关。
其实,对于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的航空业来说,成本高低固然是影响其业绩的重要因素。在价格尺度之上,安全性才是航空公司的最终衡量标准。廉价航空若能在安全性上不打折扣,那么必然会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发展前景也会相对乐观。(李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