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46|回复: 12

【2015第2期《班组天地》企业事评组稿】工人应以技术报国,对此你怎么看?

发表于 2015-1-24 23:06: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企业事评】工人应以技术报国,对此你怎么看?

        1月9日,来自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高级技师田明和国网山东省电力检修公司送电线路技师王进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两位技术工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分别斩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月14日,中央宣传部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文朝荣和李超的先进事迹。其中,李超是鞍钢集团鞍钢股份公司冷轧厂4号线设备作业区作业长兼党支部副书记,曾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华网1月9日、14日报道)
        李超、田明、王进,他们坚持“技术报国”的理想信念,把实现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相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勤奋学习、钻研技术、勇于创新,取得的突出的成绩,是新时期技术型、知识型、创新型产业工人中的杰出代表,是当代产业工人的学习榜样。
        对这些蓝领精英们的成功,社会有评价说:当工人,就应该走技术报国之路。对此,也有人有其它观点,觉得练技术只不过是技工成长的一条通道,对是否报国关系不大。那么,作为企业员工,对此你怎么看?
        截稿时间:1月30日
        来稿注明【企业事评】,发新帖。欢迎赐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5 07:59:30 | 查看全部
应当报效祖国,思维真好。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5 16:13:35 | 查看全部
     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5 18:26:0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5 20:51:24 | 查看全部
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报国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有些人认为报国无门。在我看来,在和平年代不需要我们舍身取义、为国捐躯,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报国了。
      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将本职工作做精、做细、做透。另外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6 21:59:10 | 查看全部

回 4楼(半夏花零落) 的帖子

老师要单独发稿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7 08:43:22 | 查看全部
多多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8 11:17:46 | 查看全部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有些人认为报国无门。在我看来,在和平年代不需要我们舍身取义、为国捐躯,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报国了。 I>\\}}!  
      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将本职工作做精、做细、做透。另外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我也同意此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8 16:41:58 | 查看全部
过去谈到为国做贡献,在企业里讲的是大干快上,工人要苦干实干拼着干的奉献精神。

现如今,在技术的发达、科级进步的时代里,工友们讲在苦干、实干的前提下,大家要学着创新地干。科级进步让许许多多的现有技术工艺几年就淘汰掉,工友们想要科技报国,先要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成长为技术工人,这才能在岗位上立足、在岗位中为企业创效益,为国家做奉献。如果还墨守成规,不抓紧学习,既是你再能苦干实干,也终将会成为企业“打酱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9 21:48:41 | 查看全部
技术报国是个人无二的选择
         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在那个山头唱哪首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战争年代,投笔从戎保家卫国者大有人在;和平年代,建设祖国,都是报效祖国,解放初期,科学家历尽艰难回到新中国,目的是将所学的知识用来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国家建设少不了科技人才,更需要技术工人,勤学苦练,掌握扎实的技术,在工作中少出次品和残品,多出精品和优品,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干一行,爱一行,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需要实践,科技引领进步,用科学技术实现强国之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