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月9日,来自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高级技师田明和国网山东省电力检修公司送电线路技师王进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两位技术工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分别斩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月14日,中央宣传部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文朝荣和李超的先进事迹。其中,李超是鞍钢集团鞍钢股份公司冷轧厂4号线设备作业区作业长兼党支部副书记,曾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华网1月9日、14日报道)
李超、田明、王进,他们坚持“技术报国”的理想信念,把实现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相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勤奋学习、钻研技术、勇于创新,取得的突出成绩,是新时期技术型、知识型、创新型产业工人中的杰出代表,是当代产业工人的学习榜样。
笔者认为,作为工人,特别是技术工人,就应当以技术报国,这也是工人爱国的最好表现。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爱国不是口号,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爱国在心,报国有志。爱国不分先后,报国不分职业,贡献无论岗位。立足岗位成才,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致力创新发展,成为行家里手,做出突出成绩,就是最好的报国,最现实的报国。
作为产业工人,我们不可能像国家领袖、科学巨匠等伟大人物那样,做出彪炳千秋的丰功伟绩,干出惊天动地的壮丽事业,为民族、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但是,我们有工作有技术,我们可以立足自身工作岗位,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干好自己的份内事,为企业分忧,为领导分忧。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贡献,是我们爱公司的表现,也是爱国的表现。因为,公司发展了,业绩上升了,就能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从而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立足岗位报国,就是要把实现中国梦与实现个人梦结合起来,把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融入自身成长过程中,融入本职工作中,才能让理想落地开花。对于产业工人来说,可能在思想理论创新方面难以作出贡献,成为理论家、思想家、哲学家。但我们有技术,有经验,有实践,只要肯学习,肯钻研,敢突破,敢创新,就一定能在技术应用、技能操作方面作出贡献,实现技术报国。
工人技术报国,要求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做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工人,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李超、田明、王进,他们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成功为广大产业工人树立了光辉榜样,让所有工人都看到了自己的希望,进一步增强了技术报国的信心。
总之,爱国、报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国心相同,报国行动各异。在不同岗位,做不同工作,报国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工人就应当以技术报国,走技术报国之路。我们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自身工作岗位,才能将报国落到实处。我们应当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钻研、钻研、再钻研,苦练过硬本领,努力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这,既是工人自身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赤诚报国的最好方式。否则,离开工作岗位,离开专业成长,我们何谈报国,何谈贡献?(作者:刘运喜/湖南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