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泄露谁来担责
盗刷案件频发,暴露出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个人信息泄露。那么,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谁来为此担责?
宋先生是苍南县金乡镇人,同样因银行卡被盗刷而诉至法院,法院审理查明,犯罪团伙通过泉州车站的小广告购买相关信息,伪造宋先生的身份证到温州一家农行网点充磁,充磁成功后,将宋先生的账户存款全部转至其伪造并充磁的银行卡上,由此认定并非宋先生故意或重大过失泄露信息,由银行承担赔偿责任。
银行客户数据泄露现象日趋严重,甚至在网络上形同“赶集”被公开贩卖,加剧了银行卡被盗刷风险。
在杭州联合银行42名储户银行卡被盗案中,西湖警方调查发现,该案嫌疑人通过勾结银行内部工作人员,以高息诱骗储户存款,随后盗取储户存款,从而收取利益。目前,5000万元赃款已被追回,剩余缺口部分由银行先行垫付。
北仑法院法官曾建东向《法制日报》记者分析说,“公民个人信息隐私保护,早已引起法律界和国家高度重视,但在银行内鬼倒卖、合作公司信息共享面前,客户数据却产生了如此严重泄密后果,一方面是相关法律法规未执行落实到位。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部分从业人员触碰道德和法律底线,而金融机构对从业人员的保密义务监管也存在较大漏洞。另一方面由于此类行为具有较强隐蔽性,受制于发现难、查处难、取证难的客观现实,受查处制裁为之寥寥。”
曾建东认为,要落实金融机构对客户的保密义务,保护客户信用卡数据等秘密,关键还在于严格执行法律法规。金融机构要加强从业人员保密义务监管,在信息的获取、流转、保存过程中严密信息保护,从源头上扎牢篱笆。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提高执法查处的主动性,注重利用技术手段发现违法犯罪事实、固定证据、查处违法犯罪人员。因客户信息泄露造成的损失,客户无过错的,应由金融机构承担责任,在结果上厘清责任。
“目前尚无对盗刷银行卡民事追责的法规规章,亟需信息安全相关立法。”浙江浙联律师事务所律师朱觉明认为,实践中,持卡人对是否被盗刷举证相对困难,作为强势方的银行往往以此推卸责任甚至单方面推给犯罪嫌疑人,法院应强化银行举证责任,银行因未履行安全审慎义务而应承担责任。
银行卡攻略
刷卡消费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埋下了安全隐患,一旦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储户该如何维权?
浙江浙联律师事务所律师朱觉明为此支招说,首先应固定“盗刷当时自己不在盗刷地点”的证据,立即在离自己最近的ATM和特约商户刷卡,也可以去就近住宾馆,并取得消费凭证;立即向发卡行挂失止付,以避免扩大损失;立即报警,通过公安机关侦查明确责任方;通过和银行协商或诉讼方式果断维权。此外,储户也应在领用银行卡或信用卡的合约上注明凭密码和签名消费,并明确单次消费上限金额,以最大程度预防盗刷风险。
储户又该如何防范银行卡被盗刷?温州市新桥派出所教导员黄建谊介绍说,刷卡消费时要确认是不是银联POS机;不要随意将银行卡交给营业员代刷,保证银行卡在视线范围内;输入密码时要用手或者物体进行遮挡;另外,尽量避免在非正规的商铺刷卡消费,以防犯罪嫌疑人趁事主刷卡消费时盗取资料。
黄建谊提醒说,在ATM机取款时,要注意观察现场环境,特别是取款机插卡口是否存在异常,有无加装卡槽等;办理完业务后,一定要把交易凭条彻底粉碎或保管好,避免泄露储户信息。
“网上购物时,要确认商户真实性,谨防虚假支付网站和钓鱼网站,造成卡号和密码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黄建谊进一步指出,安全使用网上银行,安装必要的杀毒、防木马软件和网银安全控件,以免登录木马网页,泄露网银信息。
黄建谊还建议,银行卡应开通账户变动短信提醒功能,及时发现消费行为,发现卡被克隆消费要及时向发卡银行、辖区公安机关报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