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93|回复: 3

沙漠里的环保事业

发表于 2015-1-27 17:13: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商人逐利本来就不是什么丢人的事。看到环保与经济收益不矛盾,而且还相得益彰,才会有更多的私营企业投入环境事业中去

    “如果你是环保人士,请加入我们,来治理沙漠;如果你是国际主义者,请加入我们,为世界多添一片绿;如果你是爱国主义者,请加入我们,开发沙漠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如果你热爱家乡,请加入我们,把家乡的风沙挡在发源地;如果你是拜金主义者,也请加入我们,沙漠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财富。”这是太阳生态技术发展公司贴出的招聘启事,总裁程文波希望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把各界人才召集到乌兰布和沙漠中来。

    误打误撞进沙漠

    原本主营生物柴油的太阳公司进入乌兰布和沙漠纯属误打误撞。提炼生物柴油的原材料主要以植物油为主,辅以动物油。当时能源产业一直发展得很好,位于北京大兴的炼油厂也不断壮大。但从2010年开始,由于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公司明显感觉到了成本上涨的压力。无奈之下,公司只得开始在北京周边自己种植油料作物,但受到地价限制,不可能大规模种植,迫不得已便决定进入地租便宜的内蒙古半沙漠地带。

    然而,当上千亩地油沙果树苗好不容易种下去之后,太阳公司又遇到了新问题——缺水。原本在前期地下水水质检验时适合灌溉的水,在抽到第四天时变成了绿色,上千亩树苗一棵不剩,全部被烧死。原来这一地层属于高氢高氟地区,并不适合大规模打井灌溉。

    正当公司迫切地寻找水源时,磴口县政府也在急迫地寻找愿意承担乌兰布和黄河分洪区建设工程的企业。黄河每年在冬季封冻和春季解冻时都会出现凌汛,由于封冻解冻引起的河水体量变化,裹挟着冰凌的河水常常决堤而出,对沿河两岸的省份造成巨大的洪汛灾害。国家在黄河中上游地区规划了五六个分洪区以解决黄河凌汛危害。

    而在磴口县这样的贫困地区,水是生命之源,是发展农牧业,扭转经济形势的绝对支柱。同时,黄河在乌兰布和分洪区几字形转弯形成了地上河,最有利于分洪,磴口县政府无论如何都要留住黄河水。

    但磴口贫弱,政府没有过多资金能够投入建设,原本承建水库工程的一家公司由于种种原因,在筹备了一年多之后放弃了这个项目。按照规划,如果2011年3月分洪区不能完成蓄水任务,这个项目就要被取消。为了留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当地政府多方奔走,寻找财力物力都能承担的企业,政策绝对支持。当时已是2010年8月份,没有人敢试着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啃下这块硬骨头。但太阳公司却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政府开出的报偿条件是库区水源50年的使用支配权,这刚好解了公司种植园缺水灌溉的燃眉之急。



来源:《中国新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7:14:38 | 查看全部
一来二去,公司的资金开始吃紧。到目前为止,前后已投入了3个亿的资金,基本上已倾尽公司所有。程文波对私营企业的融资环境颇多不满:“我们想从银行贷出点款来太难了。大国企不缺钱,银行还都上赶着给他们贷款。我们想干点事贷个款可真是不容易。”公司找过私人贷款公司,但利息太高,不是长久之计。程文波也曾找朋友拆借,“但是别人一听这么大工程,都说我是大忽悠,”他无奈地笑笑。

    虽然承办的是政府项目,但从政府方面得到资金支持并不容易。“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推进8到12米,那就是上亿吨沙子要流入黄河。这样下去黄河早晚要改道,”程说,“这要是发生在河南、山东这种人口大省,国家早就重视了。但是磴口人口少,没有几户,上级政府一时半会还顾不过来,当地政府又没钱。现在这个区域已经得到省里和国家发改委的重视,不过政策落实还需要时间。”

    现在水库已开始蓄水,很多朋友劝他卖水赚钱回笼资金。分洪区附近有不少煤化工企业,水是绝对的紧俏资源。“我也找得到煤矿资源,也可以自己做煤化工,但这样的话分洪区就又变成一座化工城了。这和我的初衷不符,我希望建一片碧水蓝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7:14:49 | 查看全部
将环境事业进行到底

    “现在我们那儿已经是世外桃源了。黄河水进到水库里,泥沙都沉淀了,水特别清亮。那个地方本来就风高云淡,蓝天白云倒映在水里很美。我们放养了一些鱼苗,也有自然鱼。鸟也来了,很多品种,叫不出名字。水库每年向沙漠侧渗6亿立方水,小环境会慢慢改变。我们承包了附近很多荒地,我相信很快能建成一个绿色园区。”一说起自己的绿色梦想,程文波就滔滔不绝。

    当然,他坦承自己并不仅仅是热心于公益事业,吸引他扎根大沙漠的是可以预见的巨大利润。乌兰布和沙漠并非原生沙漠,而是古河套平原的一部分。由于过度放牧和气候干旱原因,渐渐形成了沙漠,近年几乎与相连的两大沙漠连成一片。

    “既然不是原生沙漠,说明土壤结构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有水。现在我有水了!”程文波对于他的沙漠改造伟业深信不疑,“我们水库现在每年额定的分洪量是1.17亿立方米的水,如果凌汛期水量大还可以多分。这是什么概念?都说‘天下黄河富宁夏’,河套平原全靠引黄灌溉,1400万亩耕地都是漫灌,每亩耕地需要800立方米的水。根据我们的实验应用改良技术,减少蒸发,150到200方水我们就能养出一块可耕种土地。

只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再造一个河套也不是什么神话!”

    时至今日,太阳公司早已改变最初的目的——为自己的炼油厂生产原材料,而是要全面进入草原农业。公司承包了附近60万亩沙漠改造项目,第一批实验用的树苗已种植成功。其中4千亩种了油沙果,压榨油的品质远远好过预期,各种维生素的含量比橄榄油还要高。

    黑莓是公司实验成功的另一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由于营养丰富,适合酿酒,又比葡萄便于采摘保存,黑莓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按照目前实验阶段的产量计算,太阳公司每亩地能产出5,000到10,000元利润。比生物柴油产业的利润空间还要大。

    除去经济作物和防沙林,60万亩地绝大部分用于种草。“中国有18亿亩耕地红线,但产出的粮食一半要去喂牲口。饲料制作环节现在又常出问题,弄得不敢吃肉。我们想恢复乌兰布和的草场,发展绿色畜牧业。”程文波介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7:15:17 | 查看全部
为了这个种植—畜牧—私人农场的产业链实现最大的盈利,公司在建水库、治沙漠、种草场的每个环节里都坚持一件事——绝对的环保绿色。

    “现在环保事业越来越多人重视,很多商界名流都赞助环保。”程文波说,“连巴菲特都要投资中国的环保产业,是投资,不是做慈善,他看好中国环保产业的盈利可能。”

    程文波认为,商人逐利本来就不是什么丢人的事。看到环保与经济收益不矛盾,而且还相得益彰,才会有更多的私营企业投入环境事业中去。私营企业在某些方面比政府更适合做环保。私营企业执行力更强,只要有利可图,反而更能把环保事业进行到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