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92|回复: 0

徐永:勇创纪录的“火线班长”

发表于 2015-1-28 08:11: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建井处职工徐永是位“名人”。2014年徐永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本人也被聘任为新疆哈密项目部掘进队队长。
    2012年11月中旬,在新疆哈密大南湖中部进风井工程施工中,气候环境恶劣,气温达零下20摄氏度,从项目部到进风井有近2000米的路程,当时项目部没安排从生活区到进风井的车。徐永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天带领工友从项目部赶往进风井工作,从没喊过苦和累。2013年9月初,斜井出水导致矸不好出,迎头全是稀泥和水浆,铲车常常出故障。为了保证生产进尺,徐永往往还没等修车的师傅来,便自己就动手在稀泥里整修铲车。他们班并没有因为迎头出水影响生产。在泥浆里工作是该班的常事,每次上井每位职工身上都是泥浆,好像一个个流动的雕塑。
    2013年5月,哈密地区正值风沙天气频繁时节,每天的沙尘暴让人睁不开眼。项目部当月进尺150米,其中徐永掘进班在“零安全事故、零质量问题”的前提下,完成近70米;6月份,斜井进尺140米,徐永掘进班完成了55米;7月份,斜井进尺130米,该班完成了50米,一直保持领先水平。2014年11月份,在新疆哈密大南湖中部进风井工程中,徐永带领班组职工提前一个班完成节点计划。由于徐永掘进班的突出表现,矿方发来贺信,给予了高度评价。
    徐永格外重视施工质量。“干标准活,让矿上放心”,这是徐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徐永先对本班的施工情况进行自检自查,发现不达标的地方立即带领大家整改。由于徐永的高标准严要求,工友都自觉养成了认真细致工作的习惯。交接班的时候,接班班长常说:“接老徐的班信得过,他就是‘质量守护神’。”每当此时,徐永总是笑笑说:“还是按规定来,查查吧。有问题我们再返工。”
    徐永不仅在组织施工上高标准,在施工中也敢为人先。在山西玉和泰井巷工程掘进施工时,施工遭遇岩石段,地质条件差。在生产生活使用地方农网电不稳定的情况下,掘进受到很大影响。为此,徐永向项目部技术员请教,和工友一起想办法,不断改进施工工艺。该班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掘进纪录,班班进尺保持2米以上,领先其他班组,使项目部连续4个月创出立井超100米的好成绩,被矿方誉为“先锋尖刀班”,他本人也被称为勇创纪录的“火线班长”。
    在哈密施工主斜井工程时,徐永带领全班工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工程质量。有一段时间,项目部锚杆总有部分打不牢,整改时要费好大力气。徐永多次和项目部技术员探讨研究,终于摸索出一套能够使锚杆牢固的方法。2013年四、五月份,项目部取得了月进尺136米和150米的好成绩,其中徐永班分别完成了55米和65米,创下建井处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由于行业特殊性,建井施工地点往往是荒郊野外。时间一长,有些年轻人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徐永经常找工友谈心,他说:“我们远离家乡,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干工程,大家一定感觉苦,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特点。大家从不同的地方聚到一起,这就是缘分。”
    徐永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带领下,全班职工形成了一个团结的集体。一次,徐永发现一位职工情绪不好,下班后到宿舍找其谈心,得知其母亲生病需要住院,而住院费尚未筹齐时,徐永与几位同事当即筹了3000元交到那位职工手上,他激动地流下眼泪。徐永则拍拍他的肩膀笑笑说:“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应该互相照顾。在这荒郊野外,我们都是你的家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