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94|回复: 0

副厅级买不起房,你是否信

发表于 2009-6-22 21:29: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背景: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近日在“寻找中国经济新引擎”《财经》论坛上表示,“广州很多房子价格超过2万元/平方米了。我是副厅级职称,每月工资8000多元,两个月工资也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

    燕赵都市报发表潘洪其的文章:初一听,原来房价高企之下,除了开发商人人都是牺牲品,连收入待遇稳居社会中上水平的官员也未能幸免,作为普通老百姓,无论是至今仍然望房兴叹的无房一族,还是咬牙贷款买了房子却背上沉重包袱的“房奴”,大约心里都平衡了许多。然而,大量现实告诉我们,对某些官员的公开言论有必要多加一份推敲,官员们真的需要像普通人那样去买房吗?贵州省省长、原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曾一语道破天机:“不是说广州的什么领导、广州什么区的领导买不起房吗?你早就买了一套便宜的房子在那里,干吗还要去买房?”林树森说,国家虽然实行了房改,但有些单位的公务员还是分到了房子,没分房的也享有住房补贴,有些官员房子都已经住到200多平方米了,还在说买不起房,完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新快报》2007年3月12日)。同样堪称最有发言权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上个月撰文指出:一段时间来,一些部委和地方打着保障性住房的名义,以各种形式为公务员建实物型住房,或明或暗的“福利分房”正在卷土重来,公务员住房享受“超国民待遇”是典型的腐败行为,只会对住房消费模式起到恶劣的负面示范作用(《扬子晚报》2009年5月28日)。某些官员不仅在制度内享受了住房“超国民待遇”,而且,在制度外,这些官员还通过自身的权力和关系,享受到了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的房子。前不久,温州市就曝出“干部购房门”事件。所以,对于官员慨叹“买不起房”,我们一方面要肯定其关注高房价的民生价值,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说,这些慨叹很像是掩人耳目的烟幕弹,从这个意义上讲,官员们只有如实公开现在的住房是如何“买”来的,才能表明其“买不起房”的本意。

    小蒋随想:官员称谓很笼统。比如,副科级与省部级都叫官员,二者的权力却不在一个层次。在不同地区,同样级别的官员的权力大小也不一样。有句话叫“不到京城不知道自己官小”。在北京当个处级干部可能谁都不把你当盘菜;可要是在基层,哪怕是当上科级领导,那种“吆五喝六、前呼后拥”的派头,恐怕连京城的部级干部都望尘莫及。所以,质问“官员们真的需要像普通人那样去买房吗?”并不很客观——基层大量“没品没级”的小公务员、大城市许多“中层干部”并没有机会接触地产利益集团的“进贡”。换言之,谁能打保票说:中国的800万公务员全都没必要自己买房?800万公务员难道全部涉及“住房腐败”?许多公职人员之所以“买得起”房,是受益于“福利分房”制度。“福利分房”停止不到十年的时间,老公务员有房不值得大惊小怪。至于新公务员,至少官方的口径是执行“新人新政策”。社会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少数强权部门与单位运用各种途径变相恢复福利分房,甚至占用经济适用房建设指标,“定向”给公职人员盖房。从另一个角度,强权单位变相恢复福利分房,正是迫于副厅级两个月工资买不起一平方米房子的现实,这何尝不反衬出当下房价的离谱?一方面指望地产拉动GDP,另一方面享受“特权房”或“福利房”,这是许多地方领导不在乎楼价、力挺楼市的重要原因。苦的是谁?平头百姓与小公务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