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时下,几乎所有的制衣厂生产的衬衫、背心,其商标都放在后颈部。这些商标采用的多是易刺激皮肤的质料,穿上后不免皮痒,忍不住要抓,有时越抓越痒,以致把颈部皮肤抓红、抓破。笔者因有多次这样的经历,所以后来只要买了内衣,第一件事就是拆去这“咬人”的商标,但有几次都拆坏了衣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类似烦人的事还有很多:前不久我患了感冒,医生给开了一瓶中成药。谁知拧开瓶盖后发现瓶子口内还用软木塞密封着,便用剪刀欲将木塞取出,不料夹的时候木塞掉到瓶里,我变换多个角度试着将药片倒出来,半天也没倒出一粒;一日和几位朋友在饭店小聚,一瓶用防伪包装包得很好的白酒瓶却怎么也打不开,自称开瓶老手的朋友又是用手抠,又是用牙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济于事,万般无奈,干脆用医生敲针剂的办法敲,瓶是开了,不过开到了瓶子中间,酒流了一地,这位朋友的手也划出了血……笔者不由慨叹,生产厂家为什么就不能将这些商品在细节上改良一下,让消费者使用起来方便一些呢?究竟是无心改造还是无法改造?依我看恐怕更多的是无心。若生产厂家肯做有心人,类似商标“咬人”、酒瓶伤人的事就会少得多!(山东滕州市 张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