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5|回复: 1

“看好书,写书评”(八) 读《周恩来最后600天》有感:周公恩来,天下归心

发表于 2015-2-7 00:24: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看好书,写书评”(八)
                  读《周恩来最后600天》有感:周公恩来,天下归心
                                               卢建鹏
                2015年01月15日14:21    来源:人民网-读书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西周贤相姬旦忧国奉公,礼贤下士。他求贤若渴,曾经“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周公旦的贤德与美名因此彪炳史册,千古传诵。时隔三千年之后,又有一位大贤大德的周公降生于吾国吾土,他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勇于担当,他在民族饱受屈辱的艰难岁月奋力搏斗,他在国柄动荡不安的浩劫年代砥柱中流,他遭遇过内忧外患,他经历过血雨腥风,他遭受过屈辱批评,但他精忠报国、矢志不移。他为国家竭忠尽智,他为人民鞠躬尽瘁,他的松柏精神、霁月情怀将与天地共存,他的卓著功勋、高洁人格可与日月齐辉。他就是我们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理,人民的好总理,敬爱的周恩来同志。

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已有三十九年,人民对总理的怀念、景仰之情却从未消减,而是与日俱增。

近日,我拜读了顾保孜写的《周恩来最后600天》一书,敬仰之情、悲伤之情、怀念之情油然而生。这是一本独特的伟人传记,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史资料,它如实且细腻地记录了敬爱的周总理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为国家、为人民所做的点点滴滴,看着图文、想着总理,我不禁泪流满面。

我曾经在梁衡先生《大无大有周恩来》那篇散文名作中读到过这样一则材料:“周总理从1974年6月1日住进医院,1至5月共139天,他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有9天;14至18小时有74天;19至23小时有38天;连续24小时有5天。只有13天工作在12小时之内。而从3月中旬到五月底,两个半月,日常工作外,他又参加中央会议21次,外事活动54次,其他会谈和谈话57次。”算一算工作的时间,想一想总理的病情,他这是在工作吗?完全是在拼命!一个76岁的老人,风烛残年,面对百事维艰、百废待兴的国家,他像一头老黄牛,忍辱负重,奋力前行。这时的总理,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承受的压力却愈来愈大,但他忧国忧民,苦心孤诣地推动千疮百痍的国家恢复建设与发展,竭尽全力地支持屡经磨难的邓小平同志主持国家经济建设。

总理是一位无私无畏的伟人。他的一生波澜跌宕,雄浑壮美。在民主战争的危急时刻,他力挽狂澜,率众发动南昌起义,为中国革命打造了一支威武之师;在红军长征的危难关头,他力排众议,奠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避免了党的分裂和革命的失败;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他齐心协力,团结国民党人和民主党派,抗击侵略者维护民族尊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关键时期,他身担重任,抓建设搞外交巩固政权,让遭受百年屈辱的中国重焕生机,昂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十年浩劫的非常时期,他既要和林彪、江青等人斗智斗勇、迂回斗争,还要保全老干部,保护知识分子,保障国家经济生产的正常运转。面临危难,他从不退让;面临责任,他从不回避;面临屈辱,他从不辩解。他不求名、不图利、不贪权,他胸怀天下,心系黎民,公而忘私,凛然正气。

总理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圣人。他的一生博爱无私,平易近人。我曾经在阅读中国现当代名人传记的时候发现过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几乎都和周总理有过亲切的交往和密切的关系,他们对总理一经接触便钦佩不已、感激不尽,这些人年龄、身份、地位各有差别,但是都满怀深情地爱戴着总理。比如沈从文先生,建国后他被中断了写作,无奈之下在历史博物馆做了职员。总理得知,嘱托他编写一部反映中国物质文化的史书,深受鼓舞的沈先生倾注心血、历经周折最终完成了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凌宇先生的《沈从文传》中曾描写过吊唁了总理之后沈先生的失魂落魄、失声痛哭,那种挚爱之情是多么的纯真无邪、感人肺腑。除了这些有社会影响力的名人,寻常百姓对总理的感情更是深入骨髓。人民爱总理,这是因为人民对总理无比的敬重与信任;总理爱人民,那是因为总理对人民无比的尊重与关心。书中记述了总理在自己病情恶化的最后时期,竟然还关心着云南锡矿工人的中毒事件。他在得知自己病情真相的时候,竟然找来了身边的工作人员一一道谢、告别。他的朴实真诚,他的谦和慈爱,让所有的人感激涕零,永志难忘。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周总理正是这样的伟人,即便是他的对手国民党人,上至军官下到士兵,也是无人不对他的品行才干大加赞赏、高山仰止。他这样的伟人,功德修为业已近乎圣贤,难怪抗战时期他在重庆的居所被尊称为“周公馆”,他也被各界人士尊称为“周公”。古往今来,天下姓周者何其多也?唯有他,当得起这份尊崇,受得起这个美称。周公恩来,恩泽天下,天下归心!

总理在生命的最后600天,做了大小手术13次,去世的时候体重不足60斤,他把自己的生命全部奉献给了他所挚爱着的国家和人民,他把自己的心血全部浇灌在了他所热爱的大地与山河。“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敬爱的周总理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作者为咸阳市彬县水口中学 卢建鹏)
(责编:陈苑、许心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 03:58:39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