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8|回复: 0

标杆管理,撬动企业发展的支点——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标杆管理建设纪实

发表于 2015-2-7 10:04: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是一组很有说服力的数据:两年多来,中金岭南公司82人获《企业内部标杆管理师证书》,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一等奖,累计产生综合经济效益数千万元……一系列的成果见证了中金岭南公司推进企业标杆管理建设的成效。
  当先后完成澳大利亚佩利雅公司、加拿大全球星公司的海外收购后,中金岭南公司实现了由国内公众公司向世界跨国公司的完全转变,但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崭新的管理挑战。“公司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特别是当我们‘走出去’以后,更多地看到了自己的‘短板’,才真正意识到我们需要完善和改变的地方还很多。”中金岭南公司总裁张水鉴如是说。
  改变势在必行。2012年,中金岭南公司在结束了长达十年精细化管理耕耘的基础上全面引入标杆管理理论,提出用五年时间面向境内全范围、全业务领域、全员推行标杆管理。两年多来,通过“四转变”构建“四大体系”,中金岭南公司在管理创新之路上越走越实。
  “散点”向“线型”转变
  构建系统化的标杆支撑体系
  全方位导入标杆管理思维和方法,中金岭南公司通过在安全、节能、经营管理、项目建设等十大领域不断寻找和研究一流企业的标杆实践,强化对比改进和有效提升。
  在全力推进对标课题解决局部改进项的基础上,中金岭南公司积极探索企业集团战略分解与执行的具体路径,以卓越绩效模式和平衡计分卡为指导,结合产业布局的主辅业现状,对标借鉴全球500强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结构,构建企业集团标杆战略指标体系,并分解于分子公司的业务指标体系中。标杆战略指标体系以综合反映战略目标和经营成果为内核,由八个子项54个指标构成,采用动态调整制,紧跟集团发展和商业环境变化,每年升级更新一次。
  如果说十大领域的课题是散点,标杆战略指标体系就是主线。随着对标的不断深入,由点到面、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内到外,从散点逐步牵出主线,以战略协同的上下联动路径改变战略难以落地的局面。
  “抓大”向“调小”转变
  构建基层化的标杆组织体系
  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标杆管理队伍,在全公司建立对标管理辅导员,形成了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层级清晰的管理网络。中金岭南公司运营改善部总经理胡建军介绍:“自项目启动,各单位就按照高层、中层、基层1:3:8的比例挑选了业务骨干和新生力量作为对标管理辅导员团队的主力,这些主力现在还被大家习惯称为‘对标优才’。”
  李铭祥,25岁,中金岭南广西矿业公司调度室助理主管,也是全面对标管理的辅导员。“标杆管理让技术攻关有了清晰的路径和明确的方法,通过与大家交流,取长补短,也使我对工作更加充满信心。”李铭祥兴奋地说。中金岭南公司通过学习、实践、交流三个渠道和实施讲一次、做一次、交流一次的三个“一”行动,为像李铭祥一样的基层骨干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并借力于对标优才带动更多的员工参与其中。
  要推行全面对标管理,仅有组织协调者,对标管理人才队伍仍还不够,更需要全员参与。中金岭南公司通过对标向下直落工段班组,不仅向全员宣贯对标思维与方法,而且贴近基层、发动基层开展小改小优工作,实现了“改进实施由班组、效果验证靠班组、基准创建帮班组”的良性互动。
  “被动”向“主动”转变
  构建务实化的标杆绩效体系
  “我们将考核奖惩机制落实到‘标杆课题’上,使标杆管理真正落了地。”中金岭南韶冶厂运营改善部副主任谭玉荣介绍说。
  两年多来,中金岭南公司把标杆管理列入岗位考核,制定评价方法,对课题的申报、实施及产生的成果进行过程监督与评价,促进标杆管理与日常工作的融合与落地,并将此作为考察和选拔后备干部的主要内容之一。
  而与文化结合,是中金岭南公司标杆管理的另一大创新亮点。“将标杆管理与公司‘鹰文化’的‘高境界、高精度、高效率、高标准’相融合,真正激发了员工的责任意识。”中金岭南凡口矿采矿车间通风工区副区长李方波自豪地说。
  凡口矿采矿车间井下采掘一线工人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人员流动性大。为使他们在短期内迅速实现思想融合,齐心协力推进企业建设,采矿车间立足鹰文化精神,逐步总结出一套富有采矿行业特色的标杆管理理念,并以“开展采掘一线员工培训”为课题推进标杆管理,全过程贯穿全员共同承担的责任意识,如今“对标先进、打造一流”已成为凡口矿采掘工人常谈的话题。
  “创建”向“推广”转变
  构建常态化的标杆应用体系
  为快捷有效地支撑标杆管理体系的运行,实现知识沉淀与共享,中金岭南公司利用2个月时间自主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对标管理工作信息系统”,实现了网上申报课题至结题审核的全流程操作。
  在岗位对标改进中,通过每一项对标管理课题的提炼总结、创标建模,员工们不断将工作基准、经验、技巧等隐性知识和非结构化信息归纳整理到知识共享平台,目前已收录超过1200份有效知识应用文档,并统一电子化存储。无论是要素引导图、流程手册,还是风险点地图、技术设计方案,都凸显了对课题业务知识体系的梳理和推广。
  随着标杆管理的持续推行,知识共享平台源源不断地收录着更为丰富的知识文档,并形成强有力的知识应用库,有效推动了中金岭南公司生产经营与组织绩效的提升,真正成为引领中金岭南公司发展的管理驱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