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2-7 20:18:22
|
查看全部
对于第二点,安东尼也发现,很少有公司真正是因为缺乏足够资源,才无法对创新驱动型增长进行投资。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公司投资了错误的创新想法。有时候,一些创新想法,几乎不可能产生实际影响,却占用了公司员工的时间。有时候,管理者们以为自己已经否决某些“僵尸项目”,而员工们却仍在满怀热情地推进。或者,有些工作让工程师们着迷不已,却不能解决客户的根本需求。
他的经验是,公司大可以削减约50%的创新项目,但这并不意味着:要裁掉50%的创新人员,而是要让员工把精力都转到最好的创新想法上来,或者,要把应付十个平庸想法的精力,集中到一个很好的创新想法上来。
对于第三点,创新需要太长时间,这一点看似是真的,其实也不然。很讽刺的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恰恰是因为很多机构的资源太充足了。它们可以无止境地研究问题,因为他们有相对较多的预算和人员。而创业者们之所以会迅速创新,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一旦没钱了,他们的公司也就玩完了。
若在过去,我们一定会认为斯科特·安东尼提到的最后一种情况是这个游戏中唯一的真理,但自从AIM俐钜创新公司的系统性创新方法——创新解码(Gennovation)诞生之后,唯一的真理也变成了谎言。创新解码是一套有效的创新过程步骤,针对企业所需要的12种创新类别、不同的产业背景、各式产品或服务特性,选择适合的客制化的创新方法模块,协助企业按部施工,改变企业创新行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打造顶尖创新型企业。创新解码设有5个阶段(5D)、15个步骤,看似冗长的实施流程,其实并不然,该方法会依据不同企业各自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上述步骤,有些步骤可能会迅速通过,有些步骤可能会详细进行,这样大大提高了创新的进程。此外,特别在进行研发创新时,配合美国创新专家软件Goldfire的强大创新数据库,让企业创新项目实施更加如虎添翼。然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创新解码方法论用于台湾与大陆的中国企业效果显着。最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因为应用了恰当的创新方法论——创新解码,以及强大的创新数据库的支持,从方法到系统都有了保障,创新的时间还会长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
|